5月25日,中國地質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長安帶領相關專家,到萬壽巖“會診”溶洞漏水問題。 “遺址保護,要盡量避免人為改造。”李長安認為,萬壽巖的漏水修復工程,要建立在保護遺址自然形態的基礎上,既讓溶洞有些許水滴,又修復漏水過多的問題,讓洞內的水滴保持在可控的平衡狀態。 李長安還建議,萬壽巖可以多挖掘地質科普主題,擴充研學基地內容,將萬壽巖形成地貌、環境、人類生活等狀況構建起一套研學體系,提升萬壽巖的整體價值。 為解決長期困擾萬壽巖船帆洞石鋪地面保護滲漏水問題,強化遺址保護安全,市自然資源局特邀相關專家對山體4個舊礦山開采面逐一進行勘察,對溶洞進行全方位調查,實地“會診”尋找滲漏水問題的原因。 (三明日報記者 陳鑫濤)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