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在三元區新市南路305號17-21幢,過往居民發現道路變寬了,環境也變好了,這得益于“扎根”此處幾十年的70間柴火房被依法拆除。三元區新市南路305號17-21幢是上世紀80年代建筑,小區外墻脫落,地面凹陷不平,大部分基礎設施已老化或自然損壞,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并且周邊違章搭建柴火房現象較為嚴重。作為2020年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計劃投資300萬元,主要進行修繕樓道,新增照明、防盜門、對講系統,增設停車場、圍墻及市政配套設施等。此次微改造項目不乏亮點,地質隊小區改造就是其中之一。它將精神文明建設發源地文化融入小區微改造過程中,通過彩繪、浮雕等形式,凸顯了富興堡街道作為三明精神文明創建發源地,滿足了居民的精神需求,增強了文化自信。今年,三元區共實施老桃源小區、車隊小區、紅旗新村一期等8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涉及4268戶,改造樓棟數99幢,改造建筑面積達20.3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約5300萬元。此外,在具體推進過程中,各項目結合小區實際及居民要求,讓改造真正致力于“內外兼修”,不僅注重打造看得見的“面子”,做到道路修整、綠化美化、增設停車位一應俱全,更注重老舊小區的“里子”,進行雨污管網、修繕樓道、新增樓道走道照明、門禁系統、安防設施及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實現老舊小區“頑疾”得以根治,舊貌換新顏,環境更宜居。 (三明日報三元記者站 楊開長 陳詩宇)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