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沙縣縣道X739大洛至湖源3公里+800路段處,交通部門正調集機械,對因暴雨導致塌陷路段上的擋墻進行基礎施工。 這一路段緊鄰官昌水庫,常年浸泡,連續強降雨導致道路外側發生塌陷,部分擋墻及路基被沖毀。 險情發生后,交通部門第一時間組織材料、人員、機械進場,連夜對塌陷路段進行搶修,并設置限寬路墩禁止大車通行。同時,安排兩輛客車作為接駁車輛,方便村民出行。 “目前,這一路段水庫水位上升兩米左右,增加了施工難度。我們正在跟水位搶時間,力爭在20天內恢復道路正常通行。”沙縣交通局農村公路站站長胡卜云說。 汛期已至,沙縣各級各部門緊扣防汛要點,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工作制度,層層壓實防汛責任制,扎實做好防汛備汛工作。縣氣象、水利部門嚴密監控縣內雨情、水情,加強會商分析,做好預測預警工作,累計向公眾發布預警信息近2萬條。同時,對全縣水庫、堤段全面檢查,及時發現隱患,排除險情。降雨期間,對重點區域進行電話、視頻點對點指揮,確保防汛工作萬無一失。 國土、應急等相關部門提前組織力量,開展安全大檢查,深入各地災點和新增隱患點,做好預警監測,及時轉移危險區域內群眾312戶423人;交通、公安部門加強對危險及重要路段巡查,對隱患處及時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抓緊道路搶修維護,保障交通安全;住建、城管部門做好內澇防御工作,及時對低洼地帶人員物資進行轉移,對易澇點管網清淤和疏通,確保排水通暢;電力、通信、供水等保障單位提前排查管線設施,加強值守與監測,做到防汛于未然。 (三明日報沙縣記者站 許琰)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