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幸雅 沙觀球 貓著腰鉆進臍橙林,徐良輝一手壓下枝條,一手摘除病果和小果。“疏果可減少樹體養分消耗,增加好果率。”他高興地說,到了明年,眼前的680畝果樹都能掛上金燦燦的果實。 徐良輝是金源農業有限公司臍橙基地的負責人,也是將樂縣高唐鎮常口聯村引進的鄉土科技特派員。常口聯村黨委第一書記饒永鳴告訴記者,聯村在協調各村土地、資金基礎上,引進該公司。基地果樹進入豐產期后,公司每年將給予村集體和村民共計100萬元以上分紅。 這一鄉村新經濟增長點,得益于跨村聯建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模式。 “以往,在將樂縣高唐鎮,常口、常源、元坪、高山坊、陳坊、鄧坊6個村雖地域相鄰、資源相似、村情相仿,卻因各村各唱‘獨角戲’,既制約強村更強,又無法實現強村帶弱村。”饒永鳴說。 為解決各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2017年,將樂縣建立全縣首個聯村黨委——常口聯村黨委,探索各村聯合發展新模式。6個村擰成一股繩,實現了黨建聯建、產業聯抓、治理聯動。 基層組織強不強,關鍵在黨建。聯村由縣委常委直接掛鉤,鎮掛村領導任聯村黨委第一書記,全國人大代表、常口村黨支部書記張林順任聯村黨委書記,強化工作保障。同時,建立黨建工作同研究、黨建資源同分享、黨建活動同開展、黨建經驗同交流的“四同”機制,每月定期研究聯村重大事項。 “抱團”行動,取長補短,常口聯村大跨步發展。 在產業布局上,聯村黨委高位謀劃,聘請專業團隊對聯村的種、養產業進行統一規劃。“我們主張常口村重點發展城郊休閑觀光旅游,常源、高山坊和元坪村重點發展中草藥等林下經濟作物,鄧坊和陳坊村重點發展淡水養殖、有機蔬菜種植等。”饒永鳴說,這既能立足各村稟賦培育出“一村一品一特色”,又豐富了聯村整體產業形態。在高山坊村的七葉一枝花種植基地,村民高榮華高興地說,他種了10畝,今年產值可達30多萬元。 “我們還對接縣旅游總體布局,以常上湖水利風景區規劃為重點,將常源村、元坪村、高山坊村、陳坊村、鄧坊村納入旅游規劃,大力發展城郊鄉村旅游。”饒永鳴說。 而在環境治理、公共設施建設方面,聯村采取統一布局方式,實行基礎設施項目捆綁申報、集中管理、分片實施。近年來,聯村完成了小流域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公路改造等一系列項目。 此外,依托聯村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發揮聯村婦聯、老年協會等群團組織作用,實現鄉村治理聯動,則是村子聯合發展的又一顯著成果。 黨建工作聯抓、基礎設施聯建、發展利益聯享……跨村聯建不僅實實在在促進各村發展,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借鑒的樣本。 Copyrigh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