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山海協作對口幫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廈門集美區已撥付給老區蘇區清流縣對口幫扶資金2000萬元;共建產業園區(政府)基礎設施投資額達到2100萬元,企業投資1.1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近10億元,稅收2210萬元,新增從業人員251人。 明溪縣—鯉城區、清流縣—集美區、寧化縣—泉港區、建寧縣—臺江區、泰寧縣—龍海市分別結對幫扶。按照福建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的《山海協作對口幫扶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我市5個重點扶貧開發縣于4月30日,分別與結對幫扶單位簽訂了2020年山海協作對口工作計劃。此計劃包含黨政主要領導互訪、精準扶貧、產業對接、招商引資、資金支持、干部與人才交流、共建產業園區、社會扶貧等內容,這項工作是首次進行,為更好地推動山海協作對口幫扶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自雙方結對幫扶以來,結對雙方的黨政主要領導主動積極開展互訪,并進行了一系列幫扶活動。規范幫扶資金應用,加大貧困人員的幫扶力度,比如,去年,結對幫扶資金均完成指標任務,并嚴格按要求撥付到位。5個結對山海協作對口幫扶到位資金7570萬元,其中:鯉城區幫扶明溪縣1200萬元、集美區幫扶清流縣2720萬元、泉港區幫扶寧化縣1200萬元、臺江區幫扶建寧縣1250萬元、龍海市幫扶泰寧縣1200萬元。其中,重點用于貧困戶(直接用于)脫貧項目5028萬元,貧困戶13680戶,人口數34387人;用于共建產業園區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2542萬元,項目44項。 在共建產業園區工作方面,繼續推進共建產業園區建設,我市6個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區分別是:明溪縣—鯉城區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區、集美(清流)共建產業園、泉寧共建產業園、閩贛省際(建寧)電子商務產業園、龍海泰寧產業園區、三明稀土產業園區。去年園區企業投資11.8億元,新增企業18家,當年園區工業總產值143億元,新增產值31.1億元,稅收2.1億元,新增就業人員1313人。協助引進10個項目進入共建產業園區,5個幫扶單位均完成協助重點縣共建產業園區引入項目任務,共引進項目10個,總投資11.46億元,客方投資10.16億元。 (三明日報記者 巫瑞萬)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