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在沙縣富口鎮白溪村三農人家生態鄉村游項目建設現場,施工團隊正搶抓晴好天氣對接待中心、民宿進行裝修收尾。 這個項目主要依托白溪村自然村貌,聯合羅溪村紅色資源、姜后和延溪村的瓜果采摘優勢,引進福州市贏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投資打造的鄉村旅游綜合體。 “項目能落地,得益于我們的‘區域聯建’模式。”白溪村黨支部書記黃生寶介紹,項目經營后,土地及房屋租金,加上漂流、垂釣場等分紅,一年預計能增加近8萬元村財收入。 黃生寶所說的“區域聯建”,是今年沙縣縣域集成改革工作在基層黨建領域的一次新探索,圍繞組織聯建、產業聯辦、改革聯推、文明聯創、治理聯抓、民生聯促的“六聯”目標,通過整合富口鎮東部片區內各黨組織項目、土地、資金等,打破以往各自“單打獨斗”局面,實現協同發展。 今年3月,富口鎮立足東部片區5個行政村產業、人文、黨建基礎上,聯合縣農科所、綜合農場、菁英茶葉、金楠苗木4個基層黨支部成立片區黨總支,促進資源集聚、力量集中、政策集成,通過“一月一例會、一季一觀摩、一年一考評”模式,圍繞脫貧攻堅、壯大集體經濟等重難點,集思廣益,共商發展對策。 片區率先打破傳統行政村轄區限制,“一盤棋”布局產業發展,將花卉苗木、小吃、竹木、種苗培育、生態旅游確定為五大主導產業,推動各村整體發展和農民增收。 而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方面,片區建立“跨支部幫扶”機制,引導強村強企與薄弱村共同實施創收項目,受益的不僅是薄弱村,優勢村也源源不斷獲得發展動能。 協同發展滿盤皆活。眼下,由金德苗木牽頭引進的閩西北花卉苗木集散中心一期項目已流轉各村土地200多畝,投產后將帶動350名村民就業,增加區域各村村財約60萬元;依托姜后村“樂齡學堂”,區域內留守老人集中參與,破解農村居家養老難題;統籌資金資源,聯合實施供水一體化、生活垃圾有償清運、村醫包片巡診等民生項目,讓村民享受更多民生福祉。 (三明日報沙縣記者站 許琰)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