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城市“蝶變” ——永安市扎實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提升行動側記 ●三明日報永安記者站 魏興谷 6月15日,一支由退休老同志組成的文明勸導志愿者服務隊正在小區里勸導居民規范停車。類似這樣的志愿者服務隊在永安市燕西街道新安社區有7支。 永安市扎實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效應提升行動,通過架梁立柱、統籌推進,著力把街道黨組織建成聯接轄區各領域黨組織的堅強“軸心”,把社區黨組織建成引領城市治理的堅強堡壘,探索符合山區實際的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子。 黨建大格局 新安社區是永安的老社區,轄區內駐區單位多,特別是中央省地屬企業的生活區多,多年因協調不動而出現社區管理“漏洞”。 轉變從2009年2月新安社區成立黨委開始,這是全省縣級市首家成立的社區黨委。 “成立了社區黨委后,將駐區單位分管黨務的領導充實到社區黨委兼任委員,這樣協調事情起來就順暢多了。”新安社區黨委書記王清芳說,我們還成立了樓棟黨支部處理樓棟事務,負責轄區內下班后的黨員管理,讓黨組織延伸到轄區的每一個角落。 目前,永安已經成立社區黨委25個。永安市始終把城市基層黨建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明確市委“一線指揮部”,街道黨工委“軸心”,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定位,構建起市——街道——社區——小區(樓棟)——黨員五級聯動體系,形成整體合力。 永安市還在街道推行“3+4模式”,即“前臺”設置黨群服務中心、經濟發展綜合服務中心、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后臺”設置黨政辦、黨建辦、公共管理辦、經濟發展辦4個綜合性辦公室, 規范打造街道社區兩級黨群活動中心,形成服務群眾的“乘數效應”。 網格大作用 “轄區內養狗的現象很嚴重……”這是5月18日,永安市燕東街道忠義社區黨委書記、社區第1網格網格長陳麗冰從自己負責的網格中收集到社區居民的訴求,因一時沒法解決,陳麗冰并記錄在案,提交社區黨委研究。 提交黨委研究后,立即制定解決方案,協調派出所民警做好養狗居民的思想工作,將狗遷移至農村進行圈養,并請消毒站人員對社區進行全面消毒,從收到訴求至解決問題完畢,居民滿意,前后就用了3天時間。 “黨員作表率,群眾跟著走,讓百姓訴求和社區工作處在同一頻道上,達到同頻共振的效果。”陳麗冰說,現在轄區內居民的訴求基本在網格上,形成人在網上走,事在網中辦的新格局。 永安市圍繞基層治理重點難點問題,推動基層黨建與社區治理“兩網”融合,將社區內的在職黨員分片納入76個網格,設置政策宣傳、扶貧幫困、教學輔導等6類公益性崗位,推動黨員進網格、亮身份、解難題。截至目前,幫助解決困難問題680余件;城區街道通過治理平臺,及時解決群眾反應強烈的餐飲蜂窩煤鍋爐污染等問題1360余件。 服務大作為 永安市疾控中心黨支部認領9月份的社區開展疾病預防宣傳、永安市北門小學黨支部認領11月份的社區消防安全演練……在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濱社區開展的黨建輪值工作活動中,駐區單位結合本單位實際爭著認領輪值任務。 開展城市基層黨建駐區單位輪值工作,不用強行攤派任務,出現你爭我搶的現象,對于江濱社區黨委書記唐燕英來說,并不感到意外。 “開展這項工作之前,我們已經對駐區單位的資源進行了摸底,各單位原本都有活動計劃,只是在社區黨委統一牽頭下,將活動面向轄區居民開放,各單位都很樂意。”唐燕英說,社區黨委要將轄區內散落在不同單位的資源進行整合,達到“散珠成串”的效果,為居民服務。 黨建輪值開展一年多后,影響的不僅僅是社區內的駐區單位,周邊社區的單位也加入進來,在燕東街道的三明市永安總醫院總院區就主動加入其中,組織單位黨員與江濱社區黨委聯合開展每月一主題的健康宣傳活動。 在新安社區黨委開展的“居民點單、黨組織派單、黨員(駐區單位)接單”的“三單制”服務模式,又是另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現象?!斑@里的黨員敢接單、有辦法、會服務。”已經成為轄區居民茶余飯后的討論話題。 駐區單位提出的員工內大齡青年多,建議社區黨委牽頭組織聯誼會,新安社區黨委派單,駐區單位和熱心黨員接單,先后舉辦了五屆“未婚青年聯誼會”,促成15對青年喜結連理。 永安市還緊扣居民辦事便利的訴求,依托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開發線上辦事服務平臺,梳理社會事務、勞動保障等27個便民事項入駐平臺,居民通過手機“一鍵辦理”業務,在承諾時限內到服務中心取件,實現“最多跑一趟”;同時,通過發放便民服務卡、組建便民代辦隊等方式,為老弱病殘等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對象,提供上門代辦服務,實現“一趟不用跑”。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