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福建桂峰》新書首發式 東南網三明7月24日訊(通訊員 洪新瑜 陳杰 文/圖)7月24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福建桂峰》新書首發式在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舉辦。中國文聯民間文藝藝術中心副主任劉德偉、福建省文史研究館原館長盧美松、閩江學院副院長吳建銘、省民協主席李豫閩、副主席兼秘書長曾章團,尤溪政府副縣長紀優梓以及我省傳統村落、古厝保護研究的20多名專家、學者出席首發式。 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生態村、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中國最有魅力休閑鄉村和福建省二十佳旅游特色村,素有“小福州”之美稱。村內現存明清古建筑39座,是我省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桂峰文化底蘊深厚,幾乎厝厝有書齋、書房,講述著“一房一故事”,許多專家學者評價桂峰“厝厝均有文化,滿街都是歷史”。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福建桂峰》新書首發式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福建桂峰》一書由福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和尤溪縣委宣傳部共同組織編寫,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叢書之一,也是“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經過一年多的編寫,于2020年6月由知識產權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從桂峰村的源流衍脈、建筑風貌、理學傳承、民俗信仰、風味特產、民間文藝等方面,對當地傳統村落文脈進行梳理,講述棲居桂峰村的蔡氏族人堅守耕讀傳家的家族精神、家風祖訓、民俗風情等故事,也有對古建筑群、祖廟宗祠的概述以及歷史文化調查和史料收集整理等。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福建桂峰》 近年來,尤溪縣以創建“我家在景區”為契機,立足豐富的傳統村落資源,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工作思路,以“政策扶持、典型示范、完善機制、培育業態”為工作導向,積極探索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新路徑,對散布在群山之中的眾多獨具特色、底蘊深厚的古村落古建筑進行搶救性修復,推進傳統村落保護與旅游、農業、文化、體育等跨界融合,有效激活鄉村活力、帶動旅游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首發式期間,與會人員實地考察桂峰村的保護利用和發展情況,開展“歷史文化名村與古厝保護利用和發展”主題座談,共同發掘傳統文化的獨有魅力,為歷史文化名村與古厝保護利用和發展匯攏經驗、尋覓科學路徑。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