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21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 圖/文)9月21日,記者走進位于寧夏銀川銀川閱海灣中央商務區(下稱商務區)的互聯網數據中心,頭頂上藍色的燈光,監控平臺上不斷調動的數字,以及主動“走”過來問候的智能機器人,高科技的氣息撲面而來。 張濤介紹園區概況。劉惠萍 攝 據了解,該互聯網數字經濟產業園作為金鳳區首個數據服務產業集群中心,發揮商務區互聯網企業創業、聚集和科技創新優勢,推動科創平臺建設,引入互聯網平臺、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安全、信息科技等以“互聯網+平臺+內容+應用+終端”的企業及項目。 商務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濤告訴記者,“我們園區以產業集聚+平臺應用+人才培養”工作思路,以“雙招雙引”為抓手,打造融媒體中心、互聯網數字經濟產業聚集地、互聯網總部經濟產業鏈。” 政策紅利釋效應 “我們從去年就想進來了,今年終于搬進來工作,看著新的辦公化環境,員工的積極性都提升了不少,再也不用在原來零散的直播間工作了。”作為一家外來企業,寧夏楠潯府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非常受益于該園區給的政策。 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拍攝當晚要用的直播產品。劉惠萍 攝 該公司董事長告訴記者,入駐互聯網數字經濟產業園在改善工作環境的同時,并沒有給公司帶來高昂的場地費用。園區給的房屋優惠政策大概能給公司節約65萬的租房費用,而這筆費用幾乎可以用于員工的生產成本了。 據了解,該商務區正在加快出臺《銀川閱海灣中央商務區互聯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暫行辦法》,內容涉及享受政策企業范圍界定、“三免兩考核”房租優惠政策、企業財稅貢獻獎勵、高管個稅獎勵、企業創新發展獎勵、物業購買獎勵等方面。 搭建平臺才盡其用 政策紅利下,企業又反哺當地數字經濟的發展。在園區內的寧夏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內,一群年輕人,挺直腰桿,正在敲打著鍵盤……據了解,該寧夏豬八戒網絡公司與2019年4月順利進入該園區,為寧夏服務型企業和雇主企業搭建了一個豬八戒網本地化的共享服務交易平臺。 公司負責人在介紹公司優勢。張亞非。 人才,是企業“軟實力”的關鍵。該公司在為寧夏的人才引進方面也貢獻了“力量”。據該公司總經理鐘英杰介紹,寧夏為發展需要,從北上廣引進稀缺人才需花費較高的成本,但他們通過人才柔性引進的方式,根據客戶的具體項目和需求,在特定的時間內,將人才靈活地為客戶群體所用。“另外,我們平臺還和全國2688所高校簽訂合作,幫助企業對接產學研合作。” 目前,該公司為寧夏引進人才高達十幾萬人,寧夏全域已注冊豬八戒網服務商總數1533家、雇主企業50594家,活躍服務商76家,已入駐寧夏八戒園區的服務商18家,為寧夏新發展注入“活水”。 截至目前,園區累計注冊企業大2536家,今年上半年企業總稅收3.7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73.6億元。張濤告訴記者,預計年內將引入互聯網數字相關企業70-80家,引進和培養50名以上互聯網領域專業人才,促進區域周邊500名以上人口就業。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