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蘇區的擴紅支前模范區——寧化蘇區
2020-10-12 10:15:07?來源:三明日報 責任編輯:劉惠萍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紅色起點 非凡歷程 福建蘇區的擴紅支前模范區——寧化蘇區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寧化蘇區各級黨群組織和蘇維埃政府,廣泛開展擴紅支前突擊運動,廣大蘇區人民踴躍參軍參戰,大力支援前線,是中央蘇區的擴紅支前重點縣,也是紅軍的故鄉,被譽為中央蘇區“烏克蘭”。 1929年3月至1934年10月, 寧化蘇區積極響應中央和省委關于擴大紅軍的號召,廣泛開展擴紅突擊運動,動員組織了13700多名優秀兒女參加革命,當時全縣總人口13萬多人,每10人中就有1人參加革命,每3戶就有1戶是烈軍屬,是福建中央蘇區縣中參加革命人數最多的縣之一,成為福建省的擴紅重點縣。 從1931年夏至1934年秋,中央和省委先后派出毛澤覃、楊岳彬、王觀瀾、陳光化、胡耀邦、陳丕顯、伍洪祥等同志到寧化開展擴紅突擊運動,使寧化的擴紅運動一浪高過一浪。 1933年2月至1934年10月,為粉碎國民黨軍對中央蘇區的第四次、第五次“圍剿”,中央多次要求各地“猛烈擴大紅軍”。中共寧化縣委、縣蘇維埃政府組織縣區干部成立擴紅突擊隊,深入各鄉村開展擴紅競賽活動,組織宣傳隊、文藝隊、鼓動隊、勸導隊進村入戶,進行層層發動,廣泛宣傳,廣大赤少隊員、黨團員熱情高漲,踴躍報名參軍,掀起了寧化蘇區的“擴紅突擊運動”熱潮,赤少隊整排、連、營、團成建制加入紅軍,參加紅軍多達12000余名。僅1933年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全縣擴紅2000余名,并涌現出淮陽、禾口兩個擴紅模范區,被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授予“我們的模范區”金字光榮匾,上杭才溪等地派出100多名代表專程前往兩區學習擴紅經驗。 1931年春至1934年秋,寧化蘇區積極響應中央和省委關于開展支援前線、保障戰爭物質需求的號召,廣泛開展支前突擊運動,共籌集糧食950多萬斤、錢款近54萬元和大量被裝支援前線,組織了2萬多人次的擔架隊、運輸隊擔任支前后勤保障任務,成為福建省的支前重點縣,受到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的多次表揚,被譽為“中央蘇區烏克蘭”。 (中共三明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供稿)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