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福建電力駐將樂縣石富村扶貧干部胡斌在太子參種植基地與村民一起育苗。蕭祖玲 攝 東南網10月20日訊(通訊員 傅淑婷 唐偉)10月16日下午,三明大田吳山鎮梓溪村河河畔而建的千米光伏發電長廊,一排排整齊的多晶硅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為山間鄉村增添了勃勃生機。作為三明市首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陽光”收益讓梓溪村的貧困戶摘掉了“窮帽子”。 三明市是紅色搖籃,12個縣(市)區都是原中央蘇區縣,也是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其中寧化、清流、明溪、建寧、泰寧等5個縣被列為福建省23個扶貧開發重點縣,還有20個鄉鎮屬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鄉。 近年來,三明供電公司把秉承“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把助力脫貧攻堅作為第一要務,圍繞鄉村振興總體部署,加強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和改造升級,發揮電網企業優勢,創新服務脫貧攻堅舉措,用可靠的電力保障和一流的供電服務,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優化電網,助推鄉村振興展新顏 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電力扶貧基礎先行。三明供電公司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專門組建電力扶貧隊,落實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制定專項方案,推進貧困地區電網建設,切實把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村到戶到人;重點加快小城鎮(中心村)、村村通動力電、“精準扶貧”項目建設。 僅2019年,三明市5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共完成電網投資2.53億元,主要建設220千伏建寧饒山輸變電工程、寧化湖村110千伏變電站#2主變擴建工程、明溪蓋洋35千伏輸變電工程等20個輸變電項目,極大地滿足了企業和群眾生產生活用電的需要。 有了電力的堅實保障,近年來,杉城鎮南會村新增農家樂9家、鄉村旅館12家、特色小吃店8家,村民坐在家門口就可以賺錢,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已成為花茂村的支柱產業,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長,已由2015年的8000元升至2019年的17000元。 “2015年以前,我們家電器雖然少,但多使用幾個用電的就容易出問題,現在我們可以同時使用電冰箱、電飯鍋和打米機、豬草機都沒有問題了。”10月15日,建寧縣上坪村村民楊勝輝介紹了當地用電的變化,在經過“全電景區”的改造后,上坪村供電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據統計,2015年至2019年,三明市5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完成中央電網建設投資共計123301.02萬元,電網建設改造項目2505個。通過農村電網升級改造,逐步解決了貧困地區電壓不達標、架構不合理、不通動力電等問題,電力服務水平顯著提高,有效滿足地區發展養殖、種植、副業加工、鄉村旅游和農業生產等用電需求,提升電網供電能力和可靠性,為助推鄉村振興增添了動力。 駐村干部讓村民生活有滋味 秋收時節,將樂安仁鄉石富村一派繁忙景象,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自2018年石富村實現脫貧摘帽以來,村民們的小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村容村貌也越來越美,在秋日的映襯下,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豐收圖。 然而,就在三年前,這個村還是一個人居環境臟亂差、村民和村財收入低的“貧困村”。“石富村從‘化蛹成蝶’到‘華麗轉身’,駐村第一書記胡斌傾注了大量心血,功不可沒。”安仁鄉黨委書記余芳順這樣說。 三年前,石富村被縣里列入精準扶貧的貧困村,加上村民主要經濟來源靠外出務工經商,又是當地有名的“空巢村”。為幫助石富村盡快擺脫村窮民困的落后面貌,2017年12月,將樂縣供電公司黨建部主任胡斌受上級委派,出任石富村第一書記,助力脫貧攻堅。 情投一片土,心系一方人。胡斌一到任就采取入戶查看、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石富村扶貧攻堅進行“解剖麻雀”,探索如何深入實施精準扶貧,以增加村民經濟收入。 三年來,胡斌為貧困戶楊春華、張長星爭取資金12.5萬元,蓋異地搬遷安置房,讓他們一家住上了舒適的新居;帶動村民種植鵝掌楸,發展煙葉種植,僅一年時間,村里的8戶貧困戶就摘掉了“貧困帽子”;實施裝機二期容量為130千瓦時的光伏發電項目;建鴨棚出租給溫氏養鴨集團公司,提升村財收入“造血功能”, 村財收入從3年前不足6萬元躍升到20余萬元,讓石富村摘掉了“窮帽子”,走上致富路。 在同時貧困的明溪苧畬村和瀚溪村,來自國網福建電力公司的駐村書記黃金福和潘世錢,結合電力企業優勢和技術優勢,在三明供電公司和明溪縣供電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也為村里找到了可持續、多方共贏的精準扶貧路子,帶領村民斬斷了窮根,走上小康之路。 大田縣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每年給當地貧困戶(已脫貧)帶來750萬元的“陽光收益”。鄭極 攝 以電促產,斬斷窮根走上致富路 光伏扶貧是創新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是一項造福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民生工程。為解決貧困戶、貧困(空殼)村、貧困鄉穩定脫貧、持續增收問題,2016年大田縣在全省率先實施光伏產業扶貧項目,探索光伏產業扶貧機制,促進貧困群眾穩步脫貧。 為保障光伏電站接入電網,三明供電公司主動作為,全力支持當地光伏發電扶貧工程。在推進光伏扶貧項目落地和并網過程中,大力推行“陽光扶貧直通車”服務,開通綠色通道,將配電設施建設納入年度建設項目計劃,主動為光伏扶貧項目接入電網提供便利條件,光伏扶貧項目在哪,電網規劃與建設就到哪。對于申請建設光伏電站的貧困戶實行特事特辦,簡化辦理手續,縮短時限,確保光伏扶貧項目“早投運,早受益”。 大田吳山鎮梓溪村人林純聽,夫妻倆都失去了勞動能力,還欠下10多萬元的債務。光伏扶貧讓林純聽有了“陽光收益”。2016年,他貸款5萬元在自家閑置的空地上申請安裝光伏板,以每千瓦時0.98元的價格將電出售給國家電網公司,一年下來收入達7480元。加上低保等政策補助,2018,他實現了脫貧,今年重新修繕了自己的兩層平房。 截至2020年9月,三明市光伏并網用戶共3760戶,接入容量12.97萬千瓦,其中:光伏扶貧用戶940戶,接入容量5.13萬千瓦,累計上網電量3834.25萬千瓦時,按時結算電費1507.63萬元。 2019年,三明供電公司在寧化縣試點實施70座烤煙房“煤改電”項目,積極推進節能降耗,美化環境,也讓煙農享受到實惠。70座烤煙房年增加收益57.1萬元,年可增加用電量47.29萬千瓦時。該公司現正推動寧化500座、其他縣(市、區)部分烤煙房“煤改電”、電烤筍等工作。 進深山、走村寨、入農戶,三明供電公司對準貧困“病根”進行“靶向治療”,完成“精準滴灌”。曙光在前,重任在肩。三明供電公司將一以貫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公司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力服務脫貧攻堅,持續提高貧困地區電網支撐能力,強化扶貧項目電力保障和優質服務,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更大貢獻。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