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7日訊(通訊員 黃麗芳)2021年1月5日下午,“興業圓融——溫州技術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溫州12家民營中小科技型企業憑借56項技術產權獲得1.9億元的融資。這是我國首個技術產權證券化產品,由溫州率先“破冰”上市,闖出一條中小科技型企業“批量”獲得高額度、低成本融資新路徑,為全國探索技術產權證券化提供“溫州樣本”。 該項目由溫州市科技局牽頭,聯合市財政局、金融辦等政府部門,興業銀行作為總協調人,興證資管為計劃管理人,采用民營小貸公司為底層小貸債權資產放款機構,溫州國有政策性擔保機構進行產品增信,科技型中小企業持有的技術產權作為反擔保質押的資產證券化產品結構,將企業的技術產權資產打包并發行證券進行融資,成功探索出了一條由地方政府牽頭,將地方國有融資擔保企業信用傳遞至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助力實體經濟的道路。 興業銀行作為項目協調人,在溫州市委市政府、科技局、財政局、金融辦和人行、銀保監局的支持下,積極發揮“商行+投行”優勢,上下聯動、積極創新,彰顯金融新作為。在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興業銀行發揮投行優勢,大膽探索,聯合溫州市科技局、財政局、金融辦、市融資擔保公司等多次召開項目推進會,反復研究技術產權證券化的可行性,開展方案設計,聯同市融資擔保公司向幾十家民營企業實地宣貫產品結構并進行現場盡調,全流程參與了前、中、后期優質基礎資產遴選構建及注冊發行工作。本次突破了傳統融資方式的限制,開辟技術產權金融新路徑,積極運用證券化手段,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將高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既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又有助于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進程。 興業銀行杭州分行表示,“通過這種市場化手段,能將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最具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技術’轉化為具有流動性、可交易的‘資本’,大大提升了企業研發核心技術產權的動力,也吸引了資本投入企業的科技創新。”本次,興業銀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科技型企業以技術產權為依托的全新融資服務,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踐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與擔當。該試點項目的成功是溫州市大力發展金融改革創新的重要成果,也表明了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創新潛力空間巨大。興業銀行未來將持續推動金融工具創新,積極為深化金融改革、推動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服務貢獻自己的金融力量。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