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徐文錦 通訊員 嚴士冬 劉子豪)“上戰場時,我滿腦子都在想如何打下敵機,根本沒考慮自己是否會犧牲,但每當入眠時,卻想到萬一自己犧牲了,家中父母該怎么辦。”鏡頭中,77歲的付高華眼中有淚光閃爍。 付高華是建寧縣伊家鄉雙坑村的一名退伍老兵。1966年,他參與抗美援越戰爭,擔任炮手。在戰場上,他立下三等功,并加入中國共產黨。“退伍回鄉后,當地大隊希望我留下,我作為黨員,聽黨話、跟黨走,便在村里積極帶領村民發展農業生產。”付高華說,“戰場上死都不怕,在農村還怕什么苦?” 這些感人故事來自三明“近聽老人言”百年百人系列黨史微宣講。3月起,三明市尋訪一批基層老黨員、老模范,以過來人講親歷事、身邊人講身邊事的方式,講述鮮活的黨史故事,讓青年近距離感受歷史溫度,并從中獲得啟迪。目前,“近聽老人言”已推出17期,在新華社App、央視移動網、“e三明”等平臺播出,瀏覽總量超過955萬人次。 主講人有軍醫、退休民警、鄉村干部、山區支教老師等。老人們透過鏡頭娓娓道來,向年輕觀眾傳遞入黨初心和黨員使命。 “要和人民多接觸,多進行調查,才能知道人民之所需、人民之所想。”寧化縣老黨員羅茂如對年輕黨員提出寄語。 “我老了,但信仰不老。只要還能講得動,我就一直為村民和游客宣講紅色故事。”尤溪縣老黨員張明育堅定地說。 “聽著聽著,我的眼圈就紅了。在老人的故事中,我深切感受到共產黨員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獻精神。正是這樣的精神和優秀品質,撐起了民族的脊梁,讓中華民族以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明市民羅凱感嘆,“我們應該從故事中吸取好經驗、好作風、好傳統,用奮斗擦亮青春底色,以實干擔當時代重任。”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