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22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 通訊員 許琰) 6月21日,在三明沙縣區新城西路大洲紅綠燈路段,剛下過大雨,低洼地帶路面雖濕滑但不見積水,車輛行人往來有序。“以前這段路只要雨量稍微一大就積水,上下班開車經過都要特別小心,如果是走路就只好繞道了。”家住大洲村的王先生回憶道。 今年3月以來,沙縣區城市管理局市政工程中心將文明城市創建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在城區范圍內開展系統排查,對老舊管網破損、路面低洼地帶積水等歷史遺留問題開展專項微改造。 針對該路段積水問題,中心通過河道清淤、增設擋墻,并增挖一條排水溝接入李綱西路排水管,提高路段排水能力,解決了長期困擾周邊群眾的路段積水問題。 群眾利益無小事,立足本職解民憂。記者在沙縣區金沙高級中學公交站點看到,新增設的護欄在公交車上下乘客的位置專程各開設了一個出口,方便乘客上下車輛,不僅避免了擁堵,還防止出現爭搶擁擠的現象,規范乘車秩序,讓廣大群眾出行更加安全便利。“站臺對面就是小區,每天都很多孩子在這里坐車,以前沒有護欄,學生有時候會互相追逐打鬧,很不安全。”家住凱旋國際小區的游女士談及過去站臺的亂象仍然心有余悸。“現在好了,政府貼心地安了護欄,等車坐車既有秩序又安全。”游女士說。 西大橋底污水滲漏整治、排污主管堵塞疏通、增設循環道路緩解交通壓力……截至目前,沙縣區市政工程中心已完成城區路面及人行道修復約1655平方米,安裝人行道及公交站點護欄約6.8公里;更換井蓋及防撞桶70個、安裝防墜網約130個,安裝路燈及景觀燈195盞,并在汛期期間完成了城區重點路段排水管網疏通約1.3公里,清理雨水井約240個,以實際行動將為民辦實事落到實處。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