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27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 通訊員 許琰 黃悅)“事無大小,要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每一件事情,腳踏實地才是青年成長的唯一途徑。”這是沙縣人民武裝部軍事科通訊員羅熠旻工作筆記第一頁寫下的話。 自2015年退役返鄉以來,六年多的時光里,他以實際行動書寫團員青年和退伍軍人的忠誠與擔當,相繼獲得“2016年度三明市優秀共青團員”“2019年度福建省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今年獲評“全國優秀共青團員”。 羅熠旻在民兵訓練中糾正手部姿勢。 退伍返鄉,筑脫貧新路 2015年,從軍隊退役的羅熠旻毅然選擇回到家鄉沙縣南陽鄉,先后任南陽鄉政府干事、南陽鄉西坑村團支部書記,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2016年,羅熠旻在充分考察西坑村農業產業基礎后,決定在村里發展特色養殖產業,并成立沙縣南陽鑫香憶中華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相對于其他農業產業,蜜蜂養殖投入小,門檻低,而且我家有多年養蜂的經驗,就想著能不能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談及初衷,羅熠旻說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合作社成立后,羅熠旻免費給合作社成員提供蜂種,教授養蜂技能。此外,合作社還吸納了本村15戶貧困戶,通過“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對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合作社優先提供崗位,給予合適的工資,讓貧困戶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對于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合作社通過每年領取分紅的方式,一定程度改善貧困戶生活,建立穩定收入的幫扶措施,逐步擺脫了貧困。 貧困戶徐祥有認養了15箱蜜蜂,“蜂蜜產出來,小羅還會幫我們聯系好顧客,銷路也不用愁了,一年能多出幾千元的收入!” 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是羅熠旻最辛苦的時候,不僅要除掉蜂箱周圍的草,還要清理蜻蜓、蟑螂、毒蜂等天敵。分蜂的季節里,為了避免蜂群飛走造成損失,羅熠旻還要漫山遍野尋找蜂群,并把他們及時捕回。 養蜂雖然辛苦,但并沒有讓羅熠旻停下腳步,在他的帶領下,如今合作社的規模達到了七百箱蜜蜂左右,賣蜂種、做蜂蠟、賣蜂蜜,平均每戶社員一年可以獲得上萬元的收益。 抗疫路上勇擔當 在南陽鄉工作三年后,因工作調動,羅熠旻來到了沙縣武裝部,成為了一名軍事科通訊員。 初到新崗位面對新業務,他主動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碰到難題就虛心向前輩或周邊縣市的通訊員請教,很快就能較好地完成組織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羅熠旻主動請纓,一面扎實做好武裝部支部健康站防疫值守工作,一面積極參與軍地共建,加入地方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 “您家有從重點地區回鄉的人員嗎”“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有什么問題可以打我的電話”……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入戶摸排沙縣石橋社區約700戶居民,挨家挨戶了解人口流動和外來人員情況,開展重點對象居家管控和人群疏散勸導等工作,切實擔負起疫情防控中的“硬核”作用,以實際行動展現了青年團員和退伍軍人的責任與擔當。 最近一段時間,羅熠旻正忙著帶隊進行民兵訓練。訓練場上,他帶著民兵頂著烈日站軍姿練打靶,保質保量地完成訓練任務。此外,他還和同事們一起加緊準備征兵的各項工作,確保圓滿地完成今年秋季的征兵任務。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