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分組審議側記 (鄭麗萍 吳文凱 朱丹宇) 新起點,新機遇,新跨越……一組組對比數據,記錄過去五年的輝煌成績;一幅幅宏偉藍圖,開啟未來五年的嶄新征程。 出席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認真審議市委報告、市紀委工作報告,積極履職盡責,為發展集思廣益,為奮力譜寫三明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建言獻策。 “如何打好‘大招商招好商’攻堅戰役,為新發展階段新三明建設提供有力產業支撐?”“如何推動‘三沙永’組團發展、融合發展、一體化發展?”“如何扎實開展‘牢記新囑托、增創新優勢、再上新臺階’活動?”……結合市委報告內容,代表們興致勃勃地談認識、說體會、話未來。 來自農村基層的林長禮代表說,報告工作總結“實”、目標站位“高”、路徑措施“新”,尤其是提到今后五年的努力方向是奮力建設“一區六城”,依托三明生態資源優勢,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他建議,要大力支持生態環境提升及綠色發展,依托地處閩江源頭的生態優勢,做活山水文章,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再上新臺階。 “市委報告客觀全面,目標明確,有著深邃的思考和長遠的規劃,特別是提出要牢記重要囑托,建設‘一區六城’,把準了三明發展的關鍵,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期待。”張清寶代表說,會后將把會議精神帶回基層,認真貫徹落實,主動擔當作為,推進基層治理,發揚“沖沖沖”工作作風,健全完善一線工作機制,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 從“一區六城”建設到招商引資,從經濟發展到民生改善,從特色產業發展到智能制造、從文化旅游到鄉村振興,“備受鼓舞”“振奮人心”“乘勢而上”“開好新局”……眾多催人奮進的字眼成為代表們口中的高頻詞,讓大家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與期待。 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產業,落點在項目,出路在招商,根本在創新。鐘春華代表說,今后要主動融入全市發展大局,突出本地特色,全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筑巢引鳳;開展產業鏈招商,推動百億氟新材料產業園加快形成;提供優質服務,打造客商滿意的營商環境。 永安市是中國竹子之鄉,有百萬畝竹林和眾多筍竹加工企業,竹產業發展如何“提檔升級”?梅金貴代表建議, 要把發展林竹產業作為打好綠色經濟攻堅戰的重頭戲,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在平臺建設、龍頭培育、科技創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大田縣是中國美人茶核心產區,縣里通過打造“大田美人茶”區域公用品牌,推進茶旅融合發展,成為助農增收的重要途徑。范清玲代表建議,要牢記囑托,勇擔使命,按照鄉村振興“五個振興”的要求,抓好產業發展,推進茶產業、機械鑄造產業、文旅康養產業等特色產業轉型提升,強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同時,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持續補齊校園、交通、飲水等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業升級,農村進步,農民增收,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區。 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問題依舊是代表們關注的焦點。近年來,我市聚焦居民“痛點”,以“繡花功夫”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鄭昌松代表建議,狠抓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著力補齊民生短板,如群眾反映強烈的停車難、停車亂等問題,破解民生難題,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來自教育一線的黃佑清代表說,報告要求堅持教育優先,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他建議,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重點要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上下功夫,要發揮三明學院的作用,強化對非師范類教師的培養,要提高縣鄉教師待遇,在職稱聘任、教師培訓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總結成績鼓舞人心,繪就藍圖催人奮進。代表們在交流與討論中凝聚共識,在思考和展望中凝聚力量,傳遞著一種信心:未來的發展充滿希望;傳遞著一種精神:奮力拼搏、勇往直前!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