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1日訊(通訊員 上官培堅 張藝佳)從軍24年,他參加各類滅火救援任務3500余起,疏散搶救遇險群眾1540余人,挽救經濟損失3000余萬元;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8次,被公安部消防局授予“優秀士官人才獎”,獲得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被省公安廳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省消防總隊評為“鄭忠華式消防衛士”等多項榮譽,他就是三明市公安消防支隊特勤中隊二級警士長、特種車駕駛員劉燦華。 劉燦華講授車輛裝備。上官培堅 攝 除了“消防老兵”,劉燦華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愛搞研究的“資深學者”。 經歷過多次的重大滅火救援后,他深刻地認識到過硬的業務素質對消防員的重要性。經過24年的不斷努力,現在他已熟練掌握各種消防業務知識,并為中隊編寫了《器材裝備性能參數與使用維護手冊》和《常見化危品理化性質及處置對策》等資料;研究出了“高層建筑水帶垂直鋪設及器材快速提升系統和操法”和“緊急遇險情況下消防員無線呼救器及后場接收裝置模擬實戰操法”等兩套實用操法;發明了水帶“限脫圈”、吸水管“限深衣”、消防車與手抬機動消防泵耦合供水“轉換接口”等器材,得到支隊領導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市基層部隊推廣使用;先后撰寫發表了《探索云梯消防車現場作業發生故障時的應急操作對策》《凝析緊急遇險情況下無線呼救器模擬實戰及使用探討》和《淺析市政消火栓在城市火災撲救中的供水能力與測試》《A類泡沫消防車在農村火災撲救中的應用和研究》《探析消防車制動性能熱衰退現象與預防措施》等調研文章。 劉燦華為戰友講解操法。上官培堅 攝 此外,針對當前滅火救援中常規器材裝備存在實戰性差、操作繁瑣等問題,他在原有的器材裝備上進行改造、革新。泡沫消防車在滅火戰斗中加注泡沫液時需多人配合操作,且存在效率低、速度慢、耗時費力等缺點,他根據部隊實際情況研制出一臺泡沫液電動自吸泵;舉高消防車在火災現場作業時作業位置選擇靠目測、估算,準確性不高等缺點,舉高車下車操作人員觀察不到作業平臺高空周圍情況等問題,他研制舉高消防車作業定位儀和舉高消防車工作平臺全景影像監控系統,三項成果都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同時,他編寫的《火場通信操》獲福建消防總隊創新操法二等獎。 “軍營是個大熔爐、大學校,更是鍛煉培養人的地方,只有練好本領,才能報效國家,我們才會為你感到高興。”劉燦華說:每每想到剛入伍時父母對他的告誡,就會感覺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內心深處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