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龍金在基地內察看草菇生長情況 “基地新建智能溫室菇棚6棟,今天1號菌菇棚開始采摘,日產預計可達500斤。”三明市運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楊龍金告訴記者,草菇的生長周期在21天左右,基地采取錯峰種植、錯峰采摘的方式,全年可不間斷生產。 “生產草菇的主要原料是稻草、玉米等秸稈,所以廢棄的玉米秸稈、稻草在我們看來都是寶貴的資源,可以二次加工做成肥料。”楊龍金一邊采摘一邊說,栽培草菇后剩下的廢料直接作為肥料留存在土壤中,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通透性,減少病原菌和有毒、有害物質,有利于下一批草菇的生長。 此外,草菇屬于高溫型菌類,對菇房的要求特別高,不僅要有充足的肥料,對生長環境的濕度、溫度和光照都需要嚴格控制,因此基地內全部采取智能恒溫大棚培植。這樣的“精心照顧”換來了營養價值高且深受市場歡迎的草菇,公司目前已與福州銷售方簽署協議,每公斤可以賣到30元。 據悉,基地一期已建成了6個智能溫室菇棚,年利潤可達100余萬元,目前正在籌備二期的12個菇棚。公司在發展壯大的同時,也不忘帶上鄉親們,草菇種植帶動周邊10余名村民就業,固定工人年收入可達4萬元。“我在這邊種植基地工作,每個月能多幾千元收入。加上之前沒接觸過這一塊,在這里工作還能學點種植技術。”農戶老肖說。 公司發展興旺,村民工作有著落,村子自然也跟著發展起來了。音山村依托草菇種植等9大特色農業產業,建設規模化種養基地為依托、產業化龍頭企業帶頭、現代生產要素聚集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帶動村民持續穩定增收,昔日的貧困村“蝶變”成了今日的產業村,鄉村振興走上“快車道”。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