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貽語在南極操作鏟雪車。圖片由林貽語提供 林貽語與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隊友們一同乘坐雪龍2號奔赴南極。圖片由林貽語提供 企鵝 圖片由林貽語提供 極地“戰狼” ——記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員、尤溪籍機械師林貽語 ●東南網12月17日訊(通訊員 吳振湖 林 婧) 茫茫雪原,空中翱翔著各種鷗鳥,雪地上不時有萌憨的海豹和可愛的企鵝…… 遙遠的南極,充滿著神秘和誘惑,又讓人望而生畏。在這離祖國1.5萬多公里的冰天雪地里,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隊員們已經待了一年多,身為車輛機械師的尤溪人林貽語是其中之一。 不可替代的機械師 “說實在的,從來沒想過自己哪一天會來到南極。當真正踏上南極大陸,為國家盡一份力時,內心的激動真的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中山站越冬隊員林貽語,在微信中與記者聊天時,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如果說南極科考站是“大腦”,那么機械車輛就是“四肢”。機械師的地位在科考事業中不可替代。 2020年11月10日,33歲的林貽語肩負著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中山站機械運輸設備運行維護的重任,從上海乘坐雪龍2號科考船奔赴南極。 “作為機械師,要及時把道路清理出來,保證科學家可以順利通往每個觀察點進行科考任務。”林貽語說,“其中,最主要的是清理積雪。一場暴風雪,就把道路都掩埋了。” 林貽語說,南極有極夜與極晝,極夜期間也是南極溫度比較低的階段,氣溫能低至零下40攝氏度左右;極晝也就是一整天都是白天,溫度還高些,但基本都在零下10攝氏度左右,目前南極正處在極晝階段。 前不久,林貽語騎雪地摩托車載科學家前往一個冰面考察點考察,在回來的路上車輛熄火了,一直打不著。經過詳細排查,發現是一條線路脫落。但那條線路的位置空間很狹小,戴著手套,手根本伸不進去。此時室外氣溫零下20多攝氏度,風力還在不斷變大,臉已被吹得生疼。如果不抓緊時間趕回站區,就會有失溫風險。為了生命安全,他果斷脫掉手套作業,線路修復、車輛正常啟動,來不及細看自己的手,忍著疼痛帶好手套,終于帶著科學家一起安全返回。摘下手套才發現手已凍得通紅,失去知覺,好在暴露時間不長,只是輕度凍傷,治療1周就恢復了。 這樣的經歷,是林貽語的工作常態。一年來,林貽語和同事們進行應急車輛維修45次,保養中山站內車輛機械21輛。 “工作之外的南極生活是比較枯燥的,國家在考察站增設了很多運動設施,供我們鍛煉身體,比如籃球場,我們可以相邀在一起打籃球……”林貽語說,“為了豐富隊員們的業余生活,科考隊還會不定期組織舉辦生日會、聯歡會等活動,排解隊員的思鄉之情。” 極地“戰狼”的奮斗史 “我哥是摩托車修理工,上初中的時候就喜歡看他修車,經常給他打下手。”談起如何與機械結緣,林貽語說,從那時起,上學代步的“鴨頭車”有什么小毛病他就開始自己解決,補胎、清洗化油器,這樣的事情在他手上只是“小菜一碟”。 因為喜歡機械,2004年初中畢業后就讀于三明技工學校,林貽語選的專業就與機械相關。 2006年2月,廈門廈裝機械有限公司到學校招聘,當時播放的公司宣傳片中龐大的機械設備,就讓林貽語感到震撼。“是如何構造起來的?”“都用了什么零件?”“如何動起來?”一大堆疑問讓他很想一探究竟。 “招聘要求身高要一米六八以上,我沒達到要求,就叫我離開現場了,那時候的心情可失落了。”林貽語對參加的第一次招聘會記憶猶新,當時差點就與廈裝失之交臂。后來得知,一位負責招聘的領導重新翻看簡歷,發現林貽語在校表現、學習成績等各方面都很突出,且是學生會干部,學校也極力推薦,因此破格錄用。 事業和興趣相一致是一種幸福。進入廈裝后的林貽語,如魚得水,2006年負責整機裝配,潛心鉆研裝配技術,因技術精湛,2008年就被提升為裝配班長,并考取了高級維修工證;2012年進入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技術中心實驗檢測中心檢測員,負責整機檢測;2017年,被公司選派參加“柳工杯”全國維修技能大賽,獲得銅牌、“個人優秀獎”以及“團體優勝獎”。 2020年,由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推薦,他順利通過了極地中心的筆試、面試和嚴格的體檢。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心組織的專業技能培訓。”林貽語說,這期間到全國各地不同設備廠家,對各種不同車輛機械的性能、構造、原理、操作等進行有針對性地學習,學到了很多新知識。 今年5月6日,雪龍2號科考破冰船載著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部分隊員先行返航。據中國自然資源部消息,11月23日,中國第38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第二批101名隊員搭乘雪龍2號從上海啟程,不日就將抵達南極接替第37次科考隊執行科學考察任務。屆時,林貽語將按照組織安排前往下一個科考站。 “只要南極有需要,我將時刻準備著。回到國內我也將一如既往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我來南極一年多了,最牽掛、最思念的就是親人了。剛離開的時候,女兒還不會說話,愛人只好辭掉工作,一個人扛起了照顧兩個孩子的責任。老婆,感謝你為了這個家付出這么多,辛苦了!”說起家鄉家人,林貽語感慨良多,“在南極中山站,我衷心地祝愿家鄉發展越來越好,人民幸福安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