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寧化縣委書記王勝文 東南網1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徐文錦 通訊員 劉才恒) “寧化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客家祖地、邊貿重鎮,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強化擔當作為,加快新發展階段新寧化建設,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貢獻寧化力量。”寧化縣委書記王勝文接受采訪時表示。 著力打造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先行區。加快產業轉型,打好“大招商招好商”戰役,建設薏米、河龍貢米產業園等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推進旋窯水泥、同位素生產等工業主導產業延鏈強鏈項目建設,優化園區功能布局,推動產業集聚。促進共同富裕,聚焦醫療、養老、就業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施2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深化林改、醫改、教改,增強百姓獲得感。 著力建設邊貿重鎮。讓城市更亮麗,實施“大城關”戰略,加快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抓好城東組團開發建設,謀劃新區特色街區、樓宇經濟、商貿綜合體等項目,加快實施市政路網工程和寧陽古街(二期)等6個老舊片區改造項目,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爭創全國文明縣城,建設閩贛邊界中心城市。讓鄉村更美麗,實施鄉村振興“6+2”工程,全力加快10個省級、18個縣級示范村和2條示范線建設,抓好閩贛交界處村容村貌和道路提升工作,推進石板橋水庫等重大民生項目,構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加快國道G356線城關段、莆炎高速及接線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做實南潮高速公路寧化段等項目前期工作,謀劃建設通用機場,加快構建“兩鐵三高”現代交通路網格局。 著力建設紅色故里。發展“紅色+培訓”產業,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寧化段)重點核心項目,實施好27處革命遺址遺跡修繕工程并強化數字化展示,全面提升“沉浸式”體驗,進一步提升紅色培訓產業辦學規模和效益。培育“紅色+旅游”產業,制定紅色、客家文化旅游精品區域規劃,豐富景區景點業態,大力發展“一郊一夜一早茶”(即郊區游、夜游、客家早茶)產業,強化石壁客家祖地、天鵝洞等網紅打卡地宣傳報道,推動引客入寧,爭創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縣。提高“紅色+黨建”質量,用好“一區三地”紅色資源,探索“紅色+黨建”機制,推廣“三聯六建”、團結村“跨村聯建”等模式,爭創寧化特色黨建品牌。 著力建設綠色田園。加強環境保護治理,實施紅軍長征出發地生態保護修復等一批生態項目,鞏固拓展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成果。發展“綠色+”產業,大力發展生態康養、抽水蓄能、光伏發電等新興產業,全域全產業鏈培育康養旅居、職工(勞模)療休養等業態,加快一批綠色經濟產業項目建設。 著力建設古韻客家。鞏固客家祖地權威,深挖千年客家文化底蘊,實施客家博物館、名人館等一批“客”字號項目,辦好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等系列活動。深化寧臺交流,實施兩岸鄉村融合振興行動計劃,辦好第28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等系列活動,深化兩岸文化、經貿、鄉村治理等領域合作。做大客家小吃產業,堅持定產品、擴影響、通渠道、促融合,推進“一園一模式二基地”建設,努力把客家小吃做成產業、做出文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