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春公園里,群眾開展迎龍活動 黃在錦 攝 梅仙板凳龍起源于清朝嘉慶年間,至今已200多年。龍燈為純手工制作,在一節節長約2米、寬約20厘米的木板上,用竹篾搭起骨架,糊上白紙,分別制作成龍頭、龍尾以及灶頭狀的龍身,再繪上七彩云紋等圖案。當地蕭、黃、傅、胡、詹等族姓以姓氏為單位各自組成燈隊,于正月間分別游玩于梅營、坪寨、南洋、源湖等村,成為當地一大盛景。 肖方宣是梅仙板凳龍縣級代表性傳承人,他于2013年起開始制作龍燈。“我根據民間對龍的傳說形象來制作龍頭。龍燈制作不僅是木工、竹器活,還包括了書法、繪畫、剪紙等,龍燈上所寫的‘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等祝福語也得與時俱進。”肖方宣說,每年正月初二,他就會帶著其他工匠一起把上一年的龍燈骨架上的舊紙完全撕去,糊上嶄新的白紙,最后再繪上七彩的云紋和象征著吉祥寓意的圖案。 鄉賢開展春節慰問老年人活動 在當地,迎板凳龍不僅是一場燈會,更是凝聚宗族人心和集體榮譽感的體現。 “迎龍活動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了,村民無論在哪里,都得回村里來參加活動。族里長輩負責活動統籌;龍珠、龍首、龍尾太重,就交由青壯年舞動;龍身燈則只能由各家的小孩子提拿,家長可隨同陪護。這是一種傳承,也是把族人凝聚在一起的紐帶?!贝迕裥す馊缱院赖卣f,2015年,村里的板凳龍還上過央視農民春晚,吸引了數萬人從周邊鄉鎮趕來觀賞。 村里原先缺乏公園等休閑娛樂的好去處,2007年,村民蕭方榜、蕭振榮便帶頭走家串戶,協商解決修建公園的用地問題。為支持家鄉建設,村民們紛紛捐款捐地出力支持修建公園?!白谟H捐款、村民無償捐地,一些家庭困難的村民做義工……村民們擰成一股繩,讓家鄉大變樣?!笔捠献谟H理事會理事蕭光錦說。 歷時兩年,公園竣工,被稱為世春公園,由蕭氏宗親理事會負責園區日常維護和管理工作。如今,世春公園已成為梅仙廣大民眾文化、休閑、娛樂活動的中心。 這次愛心眾籌建公園后,村里人心更齊了。在宗親理事會的帶動下,村民們又相繼籌資對公園東北側百畝荒地開展綠化造林工作,推動河堤建設,以及沿河護欄等,推動了城鎮建設。 近些年,小鎮改造后,板凳龍無處存放、活動。宗親理事會決定建設龍燈會館。2020年10月,由族親自發籌資150多萬元建成的龍燈會館落成投用,為往后傳播、傳承板凳龍民俗提供了設施保障。 除了參與家鄉建設,不少鄉賢和企業還開展春節慰問活動,關心當地孤寡老人等,并參與獎教助學,如捐資新建小學教學樓、出讓650平方米的建設用地用于學校建設200米環形跑道操場、為全鎮學生發放課間營養餐……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