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開展“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專項整治行動,堅決糾正歪風陋俗,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 東南網3月3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魏興谷)槐南嫁女聘金高、大湖家家請大客、村里操辦酒菜貴……在永安這座小山城,各鄉鎮都有一些陳規陋習,成為群眾的心頭之痛。 2019年以來,永安市啟動“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整治和糾正“紅白喜事”大操大辦、高價聘金、鋪張浪費、互相攀比、厚葬薄養等歪風陋俗。長達三年的整治,永安大地好風拂面,一些陳規陋習正悄然發生變化。 “高價聘金”不要了 2020年,永安市槐南鎮政府干部陳青春拍攝了一部微電影——《禮》,受到眾人關注。劇中的男女主角是對戀人,但受制于高價聘金和舊禮俗念影響,相愛的一對不得不分開,后來在政府開展移風易俗行動中,打破俗禮,讓有情人終成眷屬。 劇情之事在現實生活中也同樣存在。 老羅是槐南鎮南山村村民,按照當地人習慣,他嫁女兒時,聘金要參照上一個辦婚禮的人家,而在他之前嫁女兒的是村民羅立二。羅立二一家思想都比較開明,女兒的婚禮最終以男方負責辦酒席、添置家電的形式操辦,給當地村民開了個好頭。打破舊俗嫁女的羅立二讓老羅很不認同,他覺得自己培養一個女兒花了不少錢,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時候不多收點聘金怎么對得起自己多年的養育?因此,他堅持索要高價彩禮,這一來把男方給嚇跑了。 村支書葉本兜帶著村干部上門勸說,老羅的女兒見到心儀的人因為彩禮面露難色,也加入勸說行列。經過多方努力,老羅的思想終于轉變,決心在女兒面前樹立起文明節儉的榜樣。有了老羅和羅立二帶頭,村民們思想開始解放,不要“高價聘金”嫁女兒得到群眾認可。群眾一認可,“高價聘金”一個看一個的“拉鋸戰”就絕了跡。 槐南鎮并沒有就此止步,而是將專項整治成效進一步引向深入,在村民中形成一種行動自覺、文明自覺。 “攀比之風”不見了 永安市安砂鎮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家兄弟三人給老人做壽,兄弟間相互攀比。雖然不收禮金,但是邀請高檔酒店的廚師到現場制作高級、豐盛的菜肴,每桌菜金2000元左右,攀比之下,場面越弄越大,導致菜品過多而浪費。 這種事,在永安并非個例。永安市委文明辦主任王群英介紹,之前,“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在農村隨處可見,辦喜事一般要3天時間,辦白事一般要5天時間,而在辦“紅白喜事”期間,主辦方正常都會搭棚設宴、擺流水席,擺得越多、出手越闊就越有面子。一場酒席下來,剩菜少則一二成,多則四五成。 對于這些“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陋習,村民們早已怨聲載道。“菜弄得不好,親戚朋友都要說閑話。”安砂鎮安砂村黨支部書記范家和說,辦酒席都相互比拼,菜品不僅要多,還要好,把節約說成了小氣,把浪費當成了氣派,成本高了,客人隨禮的數額越來越大,大家的負擔也就越來越重。 專項整治向“攀比之風”開刀。永安市在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要舉辦“紅白喜事”需向理事會登記,在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宴請,避免請客相互攀比、大操大辦的現象,村里還要進行跟蹤監督。范家和說,有了政府提倡,好風氣漸漸形成了。 “文明新風”常在了 “龍大村是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我們堅持從小處著手、從村民抓起,讓村美人更美。”貢川鎮龍大村黨支部書記羅治林說,村里在去年底剛評選了一批熱愛公益之星、創業致富之星、孝老愛親之星等,他們就是大家身邊的榜樣。 近年來,永安通過開展以“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減辦或不辦”為主要內容的反對鋪張浪費、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在農村探索實施星級“美麗庭院”、“文明家庭”、“永安好人”等創建評選活動,在百姓之中樹立身邊的典型。 “永安好人”形成品牌,讓無形的風尚成為有形的風景。永安市還結合“永安好人”評選活動的開展,用身邊好人影響身邊人,用榜樣的力量弘揚“最美”的風尚。同時,打造市、鄉鎮、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目前,永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觀者已超過2萬人次。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