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雙到轄區入戶登記 董文奇 攝 陳開雙流調工作中 周昌源 攝 確保準確,腳底板毅然前行 埔東路在尤溪縣城關鎮北門社區,民警陳開雙就是服務這個老社區的“片警”。新一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他每天和時間“賽跑”,管理人口流動、掌握第一手數據、做好社區防疫工作…… 特別是紛至沓來的流調任務里那些“失聯”或信息不明確人員,尤其考驗他的“腳底板”,白天不在家,飯后去散步,遲了又睡了……他一遍遍地跑、一家家地上門入戶,明確了行程去向和接觸人員,又貼心叮囑防疫注意事項,再從包里掏一份反詐指南附送。幾天下來,他熬得雙眼通紅,聲音也嘶啞了。同事心疼他,勸他休息一會兒,他卻玩笑道“我才50出頭,身體不比你們差”,說完帶上他的便攜包又入戶核查去了。 協同共進,細心溫暖“管閑事” “陳警官,真的感謝您,這帳篷送得太及時了。”近日,兩頂簇新的帳篷送到了北門社區,社區書記連聲道謝。 原來,陳開雙在與社區對接防疫工作的過程中,發現社區為了減少人員聚集在戶外設置了防疫工作點,很多工作人員和群眾都在露天環境里辦事。他看得心疼,默默盤算怎么幫忙解決。之后,他除了詢問親友同事,在入戶走訪時,還要問一問群眾有沒有多余的防疫物資。功夫不負苦心人,一企業聽聞陳開雙詢問物資的緣由后,表示有供貨商附送的帳篷,但數量不多。陳開雙立即協調該企業與北門社區對接,幫助落實帳篷捐贈事宜。他的愛管“閑事”,為在防疫一線的戰友們遮蔽了風雨,讓他們感受到了溫暖和力量。 陳開雙到轄區落戶走訪、摸排疫情防控工作 董文奇 攝 柔性執法,把群眾裝在心里 “新增居家健康監測1人,現有在冊人員……”陳開雙在工作群里匯報“五包一”對象情況。這個“1”是他多方查找,付出數倍努力換來的。 原來,埔東路有一群眾從潛在風險區域回尤后拒絕告知實際居住地址,只回應自己已居家隔離,社區工作人員無法開展后續的防疫工作,于是將情況反饋給陳開雙。陳開雙聯系后發現該群眾已經不接電話了,于是立即上門核實,卻無人回應。 他又馬不停蹄地去找該群眾的愛人和左鄰右舍了解情況,得知其常年照顧生病的母親心里壓力較大,加之已經在母親家居家隔離了,就不想添麻煩了。在陳開雙的勸說下,其愛人表示會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盡快配合防疫工作。之后,他與該群眾取得聯系,得知其在水東社區,他卻不推諉依舊將其列入自己的管理對象,并約好上門時間,在最短時間內與防疫相關部門到其家中開展后續工作,及時消除防疫安全隱患。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