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8日訊(通訊員 魏興谷)3月22日,本是王清芳做第二次半月板撕裂手術的日子,疫情的發生不得不讓她暫停手術。這一天,她一早來到醫院找醫生開了一些止痛藥,向醫生說明自己的病情,請求醫生將自己預約的手術推后,就急忙趕回社區,開始她一天的忙碌。 省、三明市、永安市三級人大代表,永安市燕西街道新安社區黨委書記、主任,社區疫情防控組組長……多個身份的王清芳,凡事都沖在前、干在先,是大家公認的“拼命女三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先來,我先上!”是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忙碌,是見到王清芳時給人的第一印象。 上午9時40分,她撐著拐杖,帶領志愿者到各小區開展流調溯源工作。接近中午,她帶上同事給轄區內居家隔離人員送餐,清理生活垃圾。回到社區已經是下午1時,她和同事在社區匆匆吃下快餐,又開始下午的工作。 新安社區轄區內居家隔離人員45人,當天通過大數據初篩出來要開展流調溯源人員約50人。下午,王清芳劃分好小區,制定出路線圖,帶領著社區工作人員分幾路進行入戶。等一家一家跑完,她的臉頰上已出現了汗珠,時針指向了下午4時。還沒來得及休息一會兒,她就通知社區的黨員志愿服務代購隊集中,為居家隔離人員代購生活物質。緊接著,她又和社區的文明勸導隊一起開展防疫宣傳。 “王書記從防控工作開展至今,一直沒日沒夜地工作,我們勸她腳痛別太拼了,她就是不聽,直到疼得受不了了才就近找個地方坐一會。”新安社區工作人員許麗男說。 到傍晚,原以為一天的忙碌結束了,可王清芳的手機鈴聲又響了起來——是居家隔離人員的求助來電。像這樣的電話,她每天要接上好幾個。 疫情發生以來,這位防“疫”一線上的“拼命女三郞”從未停歇。看著王清芳一瘸一拐的背影,許多熱心居民在做好自身保護工作的同時,也主動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們送來奶茶、蛋撻等慰問品時,留下一句:“你們辛苦了,注意身體。”這是王清芳聽了最暖心的話。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