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來明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聚焦解決鄉村規模小、空心化、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把深化“跨村聯建”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引導大村帶小村、強村帶弱村、富村帶窮村,推動區域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 組工小明帶你基層“走透透”,看看“跨村聯建”為鄉村振興和老百姓生產生活帶來了多少實實在在的變化。 組織聯建 在不改變原有行政區劃、村民自治主題、財務管理體制、目標考核獎懲、村干部職數配備和經濟待遇“五個不變”前提下,以地緣、人緣、產業等為聯結點,擇優選取一個聯建主村,和周邊若干村(企業)結為共同體,成立聯村黨組織。目前,全市共組建199個聯村黨組織、覆蓋730個村。 將樂縣南口鎮成立蛟湖片區鄉村振興黨建聯盟,5個村統一規劃,整合聯盟內“紅、綠、儒、武”等優勢,打包成生態農場、研學康養、水上運動、紅色小寨等4個“飛地產業”,去年來,新引進光伏、研學企業,帶動聯盟村年均增收5萬元。 產業聯動 沙縣區夏茂鎮依托“沙縣小吃第一村”俞邦村,成立俞邦片區黨委,整合開發旅游資源,發展瓜果采摘、小火車等沉浸式旅游項目,打造一日游精品路線;流轉800畝聯村土地,發展紅芽芋等特色種植,打造沙縣小吃原材料生產基地;將俞邦村周邊6個村的十幾種美食,統一打造“尋味俞邦”特色小吃包,半年不到網銷突破十萬份,走出一條黨組織引領、聯村協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清流縣嵩溪鎮推行“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吸納連片9個村的生產要素,用好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試點資金,成立花卉產業聯合黨總支,共同發展花卉產業。去年,花卉產業產值1億多元,村財平均增收3.9萬元。 民生聯辦 永安市槐南鎮西華片區黨委按照“一盤棋”思路,整合1000多萬元資金,捆綁實施標準化幼兒園、水管網改造、安貞文化休閑公園、燈光球場、健身步道等一批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項目,讓村民享受聯建“紅利”。 寧化縣淮土鎮團結聯村黨總支,針對聯建6個村之間直線距離不到1.5公里,但要到鄰村就得先繞到主干道,給各村交通、發展帶來較大不便的問題,整合聯建村資源,“打包”向上爭取支持,投資1200余萬元建成區域環形產業路6.8公里,推動各村抱團種植薏米、白蓮等5200余畝,有效暢通致富“快車道”。 鄉村聯治 大田縣均溪鎮周田溪片區黨總支下設周田溪臨時黨支部,在周田溪留經的許思坑、周田等2個村分別成立黨小組,構建“聯合黨總支+河道支部+河段黨小組”的三級管理體系,并設立志愿監督、勸導教育、義務巡河等黨員先鋒崗、示范崗,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統籌協調周田溪上下游、左右岸的水環境綜合治理問題。 泰寧縣梅口鄉立足集鎮庫區移民多,呈“大雜居、小聚居”現狀,打破集鎮各村“各自為政”狀況,成立集鎮區域發展黨總支,將集鎮劃分為5個區域網格,組建12人的聯村調解隊,成立3個村聯黨員調解室,探索聯村難題聯調聯解機制。今年來,共協調解決區域性矛盾糾紛、治理難題18件次。 一系列發展措施 一個個民生“紅包” “跨村聯建”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正持續引領創造 美好生活新征程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