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我市“大愛三明”主題新聞發布會拉開序幕,吹起“大愛三明”新時代精神文明品牌建設的號角,其中特別對弱勢群體的保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市人社部門積極響應,專門部署開展針對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大愛三明 安薪有我”主題活動,不讓農民工憂“酬”煩“薪”。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是重大民生,與幸福安康息息相關。 “太感謝了,如果不是你們盡心盡力幫助我們,我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拿到血汗錢!”今年4月,陳先生打電話給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連連道謝。 原來,今年3月,在某建設工程公司工作的楊先生通過“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反映,該公司無故拖欠其2021年12月1日至24日的工資。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接到問題線索后,立即派專人跟進調查。其間,工作人員多次組織協調,反復向該公司項目負責人講解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明確告知拖欠工資的法律責任和后果。在接到反映線索的1個月內,公司將拖欠楊先生的5000元薪酬支付到位。 1月15日,我市召開了以“情系農民工 新春送溫暖”為主題的 “周末早餐會”,會后市政府還專門出臺了《三明市進一步關心關愛農民工若干措施》。我市人社部門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源頭治理,切實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努力把“大愛三明 安薪有我”主題活動打造成為真正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 健全工作機制,壓實治欠工作責任。我市充分發揮各級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協調機制作用,今年以來,先后以不同形式召開了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會議3次,進一步研究完善根治欠薪工作定期調度、督察督辦、問責、約談等工作制度,推動形成了屬地政府負總責,政法協同、檢察監督、公安聯動、爭議調解、行政監管各司其職的“N+根治欠薪”工作格局。 加強源頭治理,突出重點領域整治。全市各級人社會同住建、水利、交通運輸等行業主管部門繼續深化 “無欠薪項目部”創建活動,以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和國企建設項目為重點,深入推進在建項目拖欠工程款及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點題整治”,目前全市在建項目339個,評定“無欠薪標桿項目”44個,“無欠薪項目部”創建率達100%。同時,會同工會、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門,督促全面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集中組織對企業用工情況“體檢”,今年以來,全市共檢查用人單位440戶次,從源頭預防欠薪風險隱患。 開展集中整治,打擊欠薪違法行為。全市各級人社部門開展欠薪案件線索辦理、隱患風險處置、制度落實“月月清”行動,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以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惡意欠薪違法行為。今年以來,全市各級人社部門受理窗口欠薪投訴74件、核處涉薪公安110警情218條、受理部和省投訴欠薪平臺線索519條,累計為661名農民工等勞動者追回工資975萬元。其中,以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送公安機關立案處理1件。 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安薪三明”品牌。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條例》實施兩周年、“大愛三明 安薪有我”主題宣傳活動。今年以來,全市已累計舉辦戶外集中宣傳、法律法規宣講、現場觀摩等活動21場次,懸掛橫幅580條、發放《條例》等各類宣傳資料3000多份、參與線上有獎答題活動3.24萬人次,積極營造全社會參與根治欠薪的良好輿論氛圍。 (三明日報記者 林馨怡)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