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文昌閣(賢祠),留存于三元區(qū)莘口鎮(zhèn)柳城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庚戌年(1790年)修葺,翌年(1791年)蒲夏月初七日吉時安祀到位,為重檐歇山式文廟類古建筑,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科研價值。 文昌閣正門 邢保興 攝 “文昌”本星宮名,為北斗魁星之上六星的總稱,形如半月,又名“文昌星”“文星”。《史記·天官書》引張守節(jié)《正義》云:“魁,斗第一星也。”因此,在中國古代,“魁”寓意第一、出類拔萃,“魁星”象征文運,并作為主宰科舉、仕進、功名、祿位神祇,約產生于宋代,后為道教承襲。 文昌閣,為祭祀傳說中掌管文運功名之神,是一種傳統(tǒng)祭祀建筑,有祝愿文運興盛、步步高升和保一方文風昌盛之意。于是,天下府縣多建有文昌宮(閣),迄今仍留存于一些鄉(xiāng)村中。 藻井內刻有“鳳起”“蛟騰” 邢保興 攝 民間有“五文昌”之說,即文昌帝君、魁斗星君、朱衣星君、孚佑帝君(呂祖師)、文衡帝君(關帝君)。各地文昌閣內所祀神祇不一,但以敬奉文昌帝君為主。柳城文昌閣樓上,設有“九天開化司祿文昌帝君神位”和“九天宣化魁星圣君神前香位”。 柳城文昌閣龕內,祀奉楊時、羅叢彥、李侗、朱熹“閩學四賢”,陳瓘、陳淵、鄧肅三位鄉(xiāng)賢。 遺址門 邢保興 攝 (作者:三明市社科聯(lián) 黃昌平 林小妹)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