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2日訊(通訊員 吳娟)“感謝張標香同志和寧化縣供電公司給江頭村帶來的暖心服務,幫助農民創利增收。”5月30日,在國網寧化縣供電公司大廳,來自三明寧化縣石壁鎮江頭村基層村干部將一面寫著“扶貧助農 暖心服務 鄉村振興 電力先行”的錦旗送到公司領導和張標香手中。 寧化縣石壁鎮江頭村的第一駐村書記張標香,是國網寧化縣供電公司的一名優秀共產黨員,支部書記,他主動請纓,成為2021年第六批駐村干部。 張標香當過兵,懂得敢打硬仗是一種精神。如今,快到一年的時間,張標香與所駐村石壁鎮江頭村干部一起,擼起袖子干實事,這個村也逐步向美麗鄉村轉變。 真情換民心,激發內生力 白天走訪貧困戶了解情況,晚上熬夜歸整扶貧資料,一到江頭村,張標香就忙活開了。 周一到周五,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工作模式,讓他很快就融入了江頭村。他主動深入村民家中,噓寒問暖拉家常,了解村民們的家庭成員和收入情況、致貧原因等,精準識別建檔立卡的原貧困戶,共有貧困戶33戶,共56人,其中特困(五保戶9戶,低保困難戶12戶,一般困難戶11戶);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共尋致富良策,與貧困戶同勞動。 張標香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獻深深打動了江頭村村民。如今,村民們的“等、靠、慢”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內生力得到了進一步激發。 良策出實招,產業新路徑 江頭村總面積5.8平方公里,擁有耕地1300畝,其中水田908畝;山林5121畝,其中國家生態林2703畝;人均可耕種土地不到0.4畝。 治窮要治根。產業扶貧是鏟除窮根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地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 江頭村是有名的紅軍村。在實際調研與論證的基礎上,張標香與村“兩委”班子一道謀思路、出主意,找準產業興村突破口。他立足該村水田、山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優勢,加快推進以油茶、白蓮、烤煙和水稻為重點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 如今的江頭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勁頭更足了。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