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3日訊(本網見習記者 練為泉)連日來,三明市多地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三明市各級政府、部門積極防汛抗洪,認真做好防汛工作。 消防:聞令而動,時刻準備投入到防汛抗災工作中 全體消防救援人員聞令而動,時刻準備投入到防汛抗災工作中。目前抗洪搶險跨區域增援力量已完成駐點執勤、調度通信測試、裝備器材清點等各項準備任務。 此次任務重、強度大,福建省消防救援總隊共抽調29車153人,攜帶72小時自我保障物資,以及各類水域救援裝備,時刻做好“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的思想準備,做到居安思危,確保萬無一失。 永安:筑牢防汛抗洪“防洪堤”,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連日來,永安市普降暴雨,少數鄉鎮大暴雨。6月13日8時,永安市提升防洪防暴雨應急響應為Ⅲ級,永安各鄉鎮、街道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落實防汛責任,加強巡查防護,強化應急搶險,同心筑牢防汛抗洪“防洪堤”,盡最大努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截至13日07時,全市累計下沉干部2903人次,轉移群眾129人(大湖13人、青水10人、西洋15人、羅坊10人、洪田24人、小陶29人、槐南28人),排查風險隱患1120處。 永安市水文部門充分發揮防汛減災工作中的“千里眼”作用,及時關注降雨云圖與水文信息平臺,深度研判雨水情形勢,加強監測和預報、預警工作,為全市防汛減災筑牢第一道防線。永安水文局轄區現有5個水文站、3個水位站、15個雨量站、4個水庫站,目前各站點的工作人員正加強值班值守,密切關注全市各重點河段水位、流量,全面掌握各監測斷面水質變化情況,為轄區河道行洪安全及安全度汛貢獻力量。 大田:人防+技防,加強數字化地質監測保障群眾安全 近期的高強度持續性降水,極易誘發地質災害。連日來,大田縣加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巡查力度,做好監測預警,嚴防地質災害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石牌鎮桃山村大海板自然村,大田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用無人機、激光測距儀、地質羅盤等儀器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監測研判;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速報機制,可以及時轉移危險區的群眾,劃定危險范圍、拉設警戒線、樹立警示牌,防止群眾進入危險區域內等。 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大田縣加密地災點巡查次數,組織各鄉鎮干部對全縣在冊的300多處地質災害點及溝口、低洼地等地質災害易發區進行全面摸排。同時,采用“人防+技防”的監測模式,在險情較大的地災點安裝普適性監測設備,對災害點進行數字化監測,確保各地災點防范措施落實到位。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