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9日訊(通訊員 馮慶平 桂紫萍)近年來,清流法院堅持以強化源頭防控、促進糾紛實質化解為抓手,全面落實一站式建設部署,搭建集約平臺、推進多元共治、深化訴源治理,熱切回應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大量糾紛在訴前優質高效化解,群眾的司法體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2022年上半年,以“訴前調書”“訴前調確”案號審結案件226件,占全院訴訟案件結案總數的23.11%,“訴前調”類案件結案數量及占比均居全市法院第一。 著力做好聯動調解文章,促進糾紛精準化解。今年3月,清流法院利用金融司法協同工作室成功調解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被告清流某公司、謝某于2019年11月,在某銀行電子服務平臺辦理了小額微快貸借款,約定借款35.7萬余元,借款到期后被告未能依約履行到期還本付息的義務,原告遂向清流法院起訴。 承辦法官在收到案件后,立即啟動“金融司法協同調解”機制。調解過程中,金融調解員利用專業知識針對被告就逾期利息及罰息方面的異議問題進行釋明,承辦法官從法理上向雙方當事人釋明訴訟的法律問題和法律風險,最終在法官與調解員耐心細致勸說下,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當場簽訂調解協議。 這是清流法院強化聯調聯動,促進糾紛精準化解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清流法院在人社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交警大隊、龍津鎮政府、長校鎮政府等20余個部門設立訴非聯動工作室,聯合縣工信局、工商聯、金融辦等部門成立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基地,與清流人民銀行、銀保監管組共同出臺《關于建立清流縣金融司法協同工作室的實施意見》,努力推動主管部門成立金融案件、物業糾紛等專業調解委員會,構建訴非聯動聯調共治網格,凝聚多方合力,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多元調解格局,精準高效化解矛盾糾紛。2022年上半年,通過調解平臺委托、委派調解各類案件568件,調解成功415件。 著力做好鄉賢調解文章,促進糾紛源頭化解。該院依托“鄉賢回歸”工程,深入挖掘鄉賢文化,對接清流縣訴非聯動調解中心,探索設立駐村法官工作室,選聘鄉賢擔任調解員、特邀調解員,將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覆蓋到村,打造“法官+鄉鎮調解員+鄉賢評理員”模式化解矛盾糾紛。此前,該院曾聯合省法院駐洋莊村第一書記胡偉榮化解里田李坊水電站與洋莊村民長達16年糾紛;聯合省法院駐大路口村第一書記陳梁化解一起工傷糾紛,當場履行賠償款21萬余元,切實為民解憂。 著力做好律師調解文章,促進糾紛實質化解。該院聯合縣司法局出臺《關于律師調解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建立律師值班制度,制定關于辦理調解協議司法確認案件操作規程,探索“律師調解+司法確認”新模式,簡化人民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程序,鼓勵采用非訴訟方式解決糾紛,從而提升化解矛盾糾紛的整體效能,使矛盾糾紛在訴前得到實質性化解。今年來,清流法院采用該模式調解矛盾糾紛40余件。 著力做好線上調解文章,促進糾紛高效化解。堅持以智慧法院建設為抓手,打造“廳網線巡”為一體的司法服務中心,該院將“線上線下”相結合、把“鍵對鍵”與“面對面”結合,為當事人提供了標準化、無障礙的訴訟服務,實現疫情防控和司法便民兩促進。通過建設線上音視頻調解室,利用云上法庭、音視頻調解室等靈活開展線上調解、視頻調解、遠程調解,促進糾紛高質高效化解。2022年上半年,該院共辦理網上立案458件,通過線上音視頻調解案件240件,占全院調解案件40%。 下一步,清流法院將持續做實做好訴源治理“四篇文章”,全力構建以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挺前、法院裁判終局為核心的訴源治理新格局。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