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7月,三明市第三屆網絡文化節啟幕。為挖掘培育本土“網紅”人才,充分發揮“網紅”宣傳效應,本屆網絡文化節成立三明市自媒體協會,發起網絡名人采風活動、“我為家鄉帶貨”網絡公益行動等,進一步提升三明知名度和美譽度。日前,東南網聯合三明市委網信辦陸續推出“網紅”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95后主播王雨珊(抖音號截圖) 東南網11月1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這座小鎮里,藏著酸甜苦辣的不可思議,豆干熏鴨已備齊。初秋的萬事,只差你。 美食是鄉愁,是溫暖,更是安慰。靈地水果豐收季,山野千里,你是微風中的歡喜…… 這是來自“如夢清流”抖音賬號里的溫暖文案。細膩的文字配上輕松的音樂,力求用故事打動網友的心,如同一股清流,受到眾多網友的喜歡。 “如夢清流”作品節選(抖音號截圖) 東南網記者了解到,清流縣融媒體中心帶貨賬號“如夢清流”于2022年1月開始籌備,3月18日正式上線,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已實現常態化直播,累計完成直播80余場,直播間總訪問量130萬人次。 作為“如夢清流”的95后主播王雨珊,跟著團隊下鄉、趕圩,去基層尋找各類題材。她說:“走入基層,讓自己對家鄉清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用視頻作品,讓更多的人發現家鄉獨特的美。” 有網友直接留言,在外地工作的清流人,看到“如夢清流”的視頻,精神有了寄托。很多喜歡“如夢清流”直播風格的網民,還私信說想一起合作。用優質的內容,在互聯網聚集了流量,傳播了家鄉,也創立了口碑,產生了影響力。 王雨珊說,自己作為主播,一頭以網絡聯著網友,一頭以實際關注著農村,希望用直播讓更多的人愛上清流。 清流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陳汝輝在直播間里干吃豆腐皮(抖音號截圖) 直播間里,記者為了帶貨有多拼,生吃大米、干吃豆腐皮……陳汝輝作為清流縣融媒體中心的記者,從業10年的他,長期到田間地頭,去一線了解農特產品,希望為農產品帶貨,能夠對社會做一點貢獻,幫助農戶和企業。他在“如夢清流”直播間里當上了主播,他說,不管你身在何處,通過“如夢清流”都可以了解到三明清流的好貨。 “如夢清流”還以三明市“中國綠都樂購三明”直播大賽為契機,協助清流縣鎮源食品、一股清流農業、翔豐鰻業、鑫珍豆腐皮等12家清流知名農產品企業建設直播間,提供各種技術服務,完善企業電商平臺達人帶貨基礎功能,推動全縣相關領域發展向互聯網+轉型。 據統計,截至目前,2022年“樂購三明”網絡主播大賽,清流全縣20多支隊伍參賽,累計銷售額3100萬元。 近年,清流縣積極推動直播帶貨新業態發展,開展直播短視頻人才培訓班,采用理論+實操的方式,結合直播實操讓學員快速上手直播操作,幫助學員快速掌握最新最實用的直播銷售技巧,具備獨立開展直播業務的能力,不斷增強直播隊伍的能力,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