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參加首屆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的部分代表深入將樂、泰寧、沙縣等地,實地考察我市探索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的經驗做法,助推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金溪碧波緩緩流淌,兩岸青山郁郁蔥蔥,擂茶臺上陣陣飄香……走進將樂縣常口村,考察團聆聽了常口村與時俱進設立村規民約的故事,感受青山綠水的獨特魅力。 “我感受到了自然和人文融合的魅力,給我帶來了如何結合青山綠水發展文旅經濟的啟發。”來自臺灣的福建平潭愛玩客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奕儒,被當地如畫的風景深深吸引。他表示,擂茶一條街、兩山學堂、水上威尼斯等結合良好生態打造的生態項目,對海峽兩岸發展民宿旅游業是一個很好的啟示,希望能夠借鑒當地經驗,以青山綠水為方向,開發特色民宿旅游,助力海峽兩岸鄉村發展。 在泰寧縣,考察團一行走進際溪村閩臺美麗鄉村交流中心、泰寧古城等地,詳細了解泰寧閩臺交流等情況。 閩臺合作助力鄉村振興。在際溪村,臺灣團隊參與地方村落規劃設計項目,探索實踐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振興新路徑,為臺灣大學生實習提供崗位,讓臺灣青年更多地接觸大陸的發展機會,促進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 考察團認為,當地在推進閩臺鄉建鄉創融合發展方面成績顯著,希望當地進一步在鄉村治理、鄉建鄉創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努力推進明臺鄉建鄉創上取得新突破,吸引更多的臺灣青年和優秀人才來三明追夢、筑夢、圓夢。 沙縣小吃名揚四海,廣受歡迎。走進沙縣區夏茂鎮俞邦村,考察團一行品嘗特色小吃,實地察看沙縣小吃品牌一條街、小吃民俗文化館等建設情況,希望與當地深化文旅融合,探索產業創新,推動明臺沙縣小吃、文旅康養、鄉村振興等各領域交流融合,在深化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論壇主辦單位市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發揮政協優勢,在助力推進明臺產業深度對接、優化臺胞臺企服務、加強鄉村交流交往等方面聚焦發力、積極作為,以實際行動服務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吳文凱 黃 悅 黃言亮 陳 曦)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