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與廣安門醫院合作共建閩西北區域中醫醫療中心側記 一年春華秋實,一載碩果盈枝。 回首一年多來,我市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合作共建閩西北區域中醫醫療中心的歷程,一條又一條惠民利民的“民生線”,記錄下了老區蘇區人民就診“好中醫”的需求軌跡,給三明百姓帶來“家門口”的直觀紅利:自共建以來,廣安門醫院駐點專家累計查房700余次、指導重癥疑難病例診療141人次、門診坐診550余診次、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7項、優化中醫優勢病種方案43個,共有17000多名患者受益。 “攜手”雙向“奔赴” 時針撥回到2021年12月23日。這一天,我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再添幸事——我市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正式“牽手”,合作共建閩西北區域中醫醫療中心。 當天上午10時30分,協議簽下的那一刻,三明老百姓“家門口”看好中醫的愿景更進一步。 “廣安門醫院將通過設立‘名醫工作室’、派遣醫務骨干駐點幫扶、建立遠程醫療平臺等方式,促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學科、專科和中醫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推動優質中醫醫療資源提質擴容。”簽約儀式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鄭重承諾。 簽約儀式后,包括林蘭、李軍等在內的廣安門醫院10多位專家,直奔主題,深入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內分泌科、心理科、針灸科等相關科室,進行教學查房、討論疑難病例、講授科普講座,手把手地傳授著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經驗。 糖尿病患者李先生成了廣安門醫院“名醫工作室”開診的第一個患者。“每天監測一次血糖記錄在這張表格上,還得注意控制體重,合理膳食,相信你的血糖會控制得越來越好。”全國名中醫、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林蘭耐心地看診并給出醫囑。 短短10多分鐘的看診,讓李先生覺得受益匪淺:“在三明就有北京的專家坐診,真是太幸福了。我一定會聽從專家的意見,認真執行,控制好血糖!”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看著一幕幕名醫指導“師帶徒”的畫面在醫院科室內上演,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黨委書記溫立新更有了“中”字先行的動力,他期待著說:“廣安門醫院是中醫的‘國家隊’,合作共建將整體提升醫院綜合實力,形成在區域內具有較強引領和輻射作用的優質醫療服務、醫學科研和人才培養‘高地’和‘區域醫療中心’。” “家門口”的福音 傾心幫扶傳醫技,合作共建送健康。一年來,廣安門醫院播下的一顆顆技術幫扶的種子,逐漸在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扎根生長,一次又一次地攜手與突破,正給三明老百姓帶來一個又一個健康的中醫“福音”。 2022年1月17日上午8時。廣安門醫院保定醫院執行院長、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陳世波,在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病房查房中發現,一名有著10年糖尿病、腎病病史的67歲患者,在住院半個多月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雙腳也水腫得厲害。 詳細翻閱病例,了解病史,查看過往診療記錄,陳世波心里有了更好的診療方案。 “大爺,您現在每天攝入的食物太單一,營養嚴重不良。現階段,我們先從改善你的一日三餐飲食開始,保證您的營養,再來控制血糖。”經過一番細心的交流后,陳世波給張大爺提出建議。 “太感謝了,第一次看上大醫院的專家,治療的方法也不同,我一定聽從醫囑,配合治療。”張大爺握著陳世波的手,不斷地表達著感謝之意。 在陳世波打好頭陣,深入了解幫扶需求,進一步梳理問題,將反饋結果帶回一個月后,廣安門醫院再次誠意滿滿,拋來“橄欖枝”——2022年2月27日,廣安門醫院技術合作醫院正式啟動;薛伯壽國醫大師及胡元會、李杰、汪衛東教授團隊4個名醫工作室揭牌開診;首批派駐7名專家入駐,開展為期一年的技術交流活動。 當天上午,廣安門醫院技術合作醫院啟動儀式后,專家義診活動便在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大醫樓拉開帷幕。市民洪先生一早就來排隊,為的就是能讓北京的專家好好把把脈。 當廣安門醫院院長、岐黃學者胡元會發現洪先生檢查單上尿酸、膽紅素等多項指標過高,特意叮囑道:“你要觀察指標,小心痛風,同時還要注意飲食對藥效的影響,規范用藥。” 市民陳女士因為睡覺時覺得心臟難受,掛了廣安門醫院心血管專家魏藝的專家號。“平時出汗多么?口干口苦嗎?”魏藝一邊詢問,一邊查看她的檢查單,“您這是早搏,有人在更年期甚至結束后一段時間都有,我給您開些中藥先調理一下。”生黃芪12克、五味子9克……魏藝在病歷本上寫下藥方,并囑咐陳女士按時吃藥。 一年多來,7名駐點專家們一句句溫暖的話語縈繞在患者耳旁,“醫”心為民護健康的目標,正在一步步實現。 “輸血”更要“造血” 隆冬時節,我市與廣安門醫院的合作共建之路在綠水青山間,增了一份色彩,添了一份生機,成效之花也次第綻放: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互通互融、雙融雙促;7名駐點專家開展常態化中醫診療,進一步提高了醫院中醫醫療服務能力;深化人才培養、科研教學指導和課題合作,醫院科教和專科水平顯著提升;專家開展義診巡診、專業講座,我市醫防融合水平、社會影響力持續提高。 “輸血”不斷,“造血”更在持續。有著“雙重身份”的王偉明,一方面是廣安門醫院教育處副處長,另一方面還掛職擔任三明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一年多來的駐點幫扶時間里,他不僅目睹了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在醫、教、研等各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更見證著三明百姓就診好中醫的愿望更進一步。 “我希望能將廣安門醫院的醫療資源、診療理念帶給三明人民,通過現代科學技術,實現遠程診療、會診常態化,以此提高整體中醫診療水平。”王偉明承諾,也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一年來,王偉明通過手把手帶教醫務人員,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干;指導科室開展科研,增強了各專科的專業影響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提高了患者的就醫體驗;加強重點專科建設,打造了一批具有中醫特色的重點專科。 在廣安門醫院的幫扶下,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醫務人員也獲得了紅利。這一點,讓新入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睡眠心理科的心理治療師陳靜怡感觸頗深。 “廣安門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王芳的到來,讓我們獲益良多。”陳靜怡坦言,自去年5月,醫院將失眠專科升級為睡眠醫學中心后,王芳不僅教會了他們很多壓力管理及心理相關的新技術、新項目,還綜合中醫藥、西藥、物理治療及非藥物療法等,使診療技術規范化、流程化,實現專病專治。經過一年多的跟師學習,她在心理學、睡眠學、壓力管理等方面有了長足進步。 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醫生吳玲麗,則在廣安門醫院肛腸科專家賈菲進駐后,就一直跟在側、學在旁。肛腸科門診患者、疑難手術數量、周邊縣市前來就診患者顯著增加;廣安門醫院肛腸科特色治療方式——消痔靈注射術,被引用到肛腸手術中,開展注射相關手術100多例……翻開一年來的就診數據,吳玲麗見證著科室的發展,她說:“賈主任時刻以患者為中心,會因時因地因人,量身定制口服中藥方,還會推廣肛腸科微創和無痛技術,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減少患者術后痛苦。” 時光如梭。雖然廣安門醫院7名專家一年駐點工作暫告一個段落,但專家們接力幫扶助力中醫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讓百姓“家門口”看好中醫的初心未變。“醫”心為民護健康,朝著一致的方向,我市正共同努力為老區蘇區人民中醫健康福祉不斷“加碼”。(記者 劉莉婷 通訊員 林惠芳)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