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許琰)“春酒”宴是沙縣過年的傳統節目。過年時,家家戶戶都會邀請自己的親朋好友到家里聚會喝“春酒”,以此表達新年祝福。 大年初三,在三明市沙縣區虬江街道長紅村的小吃業主王檳家里,一場特別的“春酒”宴正在舉行。 11點左右,受邀的小吃業主陸續到來。在外辛苦打拼了一年,一見面,大家就聊起這一年來各自的經營情況。“我今年拍了幾次抖音探店,年輕人來了不少,大家也可以試試。”“外賣雖然利潤低點,但這是趨勢,我們小吃店要跟上。現在我那家店僅僅外賣一天也能掙七八百元。”“去年我的小店升級了服務,每個人不管消費多少,都免費送個湯或者飲料,顧客反映不錯。”…… 王檳是村里最早外出經營沙縣小吃的一批人。2000年,他只身到浙江樂清開店,賺到第一桶金。2002年,沙縣政府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小吃業主開拓上海市場。王檳跟著政策走,將沙縣小吃開到了上海、安徽等地。通過20多年的努力,王檳從一家夫妻店發展到260多家分店,成立聚旺長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形成規模化經營。 近年來,沙縣區委、區政府不斷加大對沙縣小吃這一特色富民產業的扶持力度,大力實施沙縣小吃轉型升級策略,提升門店標準化運營、打造小吃產業集群、發展總部經濟,推進沙縣小吃“以二產帶一產促三產”,朝著標準化、連鎖化、產業化、國際化、數字化方向發展。 作為260多家連鎖門店的“掌舵人”,王檳深刻感受到其中的可喜轉變。“我的理念一直是帶動有志青年創業,所以我們的門店都是‘80后’‘90后’在經營。這幾年,大家對轉型升級的理念很認可,加盟店數量一直在上升。” “好產品才有好生意。”王檳說,今年公司將重點放在菜品提升上,由圣農集團對門店進行中餐菜品升級培訓,同時將和沙縣本地的幾家食品企業達成合作,在門店上一些他們的優質產品。今年的目標是門店數量突破300家,將沙縣小吃繼續做大做強。 今年春節,餐飲業迎來轉機。“1月份我的門店日營業額可達六七千元,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沙縣新出的這幾款沖泡的拌面、板鴨粉蠻有特色,味道也不錯,我準備放在門店銷售。”“今年我準備大力發展外賣業務,增加營業額。”……“春酒”宴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聊著新一年的打算,言語中透露著對未來的信心。 席間,王檳還向大家轉達了前幾天區委區政府在小吃業主座談會上提出的扶持政策——協調快遞物流成本、定期召開座談會傾聽訴求、出臺總部落地獎勵政策……一項項實實在在的福利讓這場“春酒”宴更添喜慶與暖意。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