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脈北段西坡,東鄰閩清、永春縣,西連沙縣、大田,南接德化,北毗南平市,總面積3421.69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萬。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建縣,先后隸屬于福州、建州、劍州、三明,至今已1276年,榮膺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命名的“千年古縣”稱號。現擇其風物細末,羅列于下。 禪峰寺 位于坂面鎮蓬萊山懸崖峭壁下,占地面積七八畝,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1987年重修。 禪峰寺前有一片開闊田園,年代久遠,少人問津,石壘田埂已斑駁,四五年前種上了油茶。田園上方,有兩株南嶺栲(又名毛櫧、毛栲),約五六人手拉手合抱大小,樹齡在千年以上。田園下有一筍干廠,早年用于烘烤白筍干。后山裸露巖石,形態各異,堪輿家稱之為“傀儡(木偶)落臺”。禪峰寺前是巍峨羅漢山,與蓬萊山直線距離僅幾公里,并為尤溪兩大名山。 天峰山 西城鎮湆頭村天峰山上,植被茂盛,怪石嶙峋,有許多棋盤狀巨石,紋路奇特,形態各異。 天峰頂植被一直保護很好,四處是高大樹木,有的馬尾松樹足有三四十米高。山頂有個“天峰亭”,從此處望去,山脈連綿起伏,可看到廈沙高速公路。位于溪尾鄉埔寧村與高山村之間,是一條水流湍急、怪石嶙峋的河流,相傳為姜子牙后裔休養生息之處,名為“姜公奇河”。 姜公奇河 姜公奇河全長6公里,落差200多米,擁有如來、龍潭等眾多瀑布,古人曾用7根草繩綁著石頭沉入潭底,測出龍潭深度在70米以上。 姜公奇河四周,皆原始森林,有馬尾松、木荷、黃楮、杜仲、砂仁等,即便寒冷早春,也有尖萼山茶花、福建山櫻花、野山桃等盛開。沿岸長期擁有山麂、野豬、白鷴、斑鳩、黃腹角雉等珍禽走獸,建國前夕,還有人看過華南虎在石壁上睡覺。 大柏山 全村皆姓張,始祖文慶公,于明崇禎丁丑十年(1637年),由廿八都常山墩頭(今常山自然村)遷居廿四都大柏山,至今已385年。全村房屋基本是清代至民國時期所建,保存較完好,如清河堂、繼忍堂、繼昌堂、金鑒堂、寮厚堂、興隆堂等。全村以宗祠為中心,有溪山仙境(仙亭)、善利王宮、九曲回環、飛瀑聽泉、石鼓松風、蓬萊守護、五馬相聚、古造紙廠等自然或人文景觀,小溪環繞,風光怡人。 大柏山多書香門第,清乾隆至光緒年間,宏輅公所教弟子12人考取秀才,其中開暹公、宏輅公、瑞孝公考取文秀才,瑞浩公考取武秀才。乾隆至民國初年有8個醫生,其中開暹公、開是公、廷儒公等聲名遠播,宏鰲公還把藥店開到縣城,成為沈城名醫。民國初年,士瑚公先后在古跡口、常山、六都等地教書、行醫。建國后,有子午公等3人行醫,其中子午公醫術高明,縣城等地患者,紛紛上門求醫。 正山九重瀑布 坂面正山村,位于省級森林公園——羅漢山腳下,與蓬萊山隔河相望。距閩湖國家水利風景區、莆炎高速公路閩湖互通口1公里,206省道穿村而過,具有得天獨厚自然與交通等優勢。 正山羅漢山海拔1287.5米,常年雨量充沛。源于羅漢山的坑園溪,全長約7公里,其中3公里以上穿越原始森林,有大小瀑布100多個,尤其是九重瀑布,又叫“九落漈”,落差上百米,“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宛如一條白練從天而降,發出嘩嘩響聲,景色極其優美、壯觀。 “坑園林厝坑,五里沒人家”,坑園、林厝坑方向,自古人煙稀少。從坑園王氏宗祠到羅漢山頂,約四十分鐘路程。一路全是原始森林,沿途不時可以聽到棘胸蛙“呱呱”鳴叫聲,看到千年南嶺栲、掛果雷公藤、野生紅毛丹與板栗、大果油茶、柑橘園,以及古人留下的土堡營寨舊址、堆砌石基、古代造紙廠等遺跡。 (作者:張宗鋁)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