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強音 ——訪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文理 “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是裝備制造領域的‘國家隊’,要和三明工業特別是裝備制造產業深度融合,下一步你們有什么打算?” “海西分院將結合三明工業企業的需求,迅速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三明市工業企業創新發展。” …… 這段對話的雙方是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文理和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副院長葉明。3月6日,鄭文理帶隊走訪機科院海西分院,了解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產品研發生產等情況,協調解決實際問題。 一直以來,機科院海西分院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做強做優做大海西分院高端裝備特色產業,努力成長為超精密加工裝備行業的“領頭雁”。 針對企業提出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計劃,鄭文理表示,將整合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中國聯通等技術力量,共同推動平臺建設,助力三明工業高質量發展。 企業是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也是市工信局深入實施“三爭”行動的主戰場。 “今年以來,全市工信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要求,扎實開展‘抓重大項目,促高質量發展’工作,以爭優的意識、爭先的姿態、爭效的勁頭,在穩運行、攻項目、促轉型、優服務等工作上持續發力。”鄭文理說。 著力穩定工業運行。出臺一季度促進工業生產穩定運行10條措施,組織開展“送政策進企業”活動,印發“開門紅”政策申報指引,加強惠企政策精準推送服務,全面提升政策知曉率和受益面。組建8個復工復產工作專班下沉各縣,加強企業生產要素及用工協調保障,促進企業早復工、多開工、早達產,推動全市規上工業企業2月5日(農歷正月十五)全部復工,118個增資擴產重點項目2月6日(農歷正月十六)全部開工。 促進企業增資擴產。制定《2023年抓增資擴產項目促工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全年計劃實施增資擴產重點項目303個、總投資676.27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220億元;1月已完成投資21.15億元,16個項目建成投產或部分投產。 深化滬明產業合作。邀請上海市經信委來明調研,在共建滬明產業園、拓展產品銷售等方面達成多項共識。于2月24日,與上海市經信委簽訂《產業領域對口合作協議》,探索“4+”合作模式,推動雙方產業優勢互補共贏發展;在滬舉辦的三明產業推介會上,我市10個工業項目簽約、計劃總投資超60億元。 加快礦產資源優勢轉化。制定《三明市推動礦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實施細則》和《三明市礦產資源產業化重點任務清單》,摸排梳理一批礦產資源精深加工和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2月22日,我市與九牧集團簽訂九牧(三明)新型材料產業園項目投資意向協議,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 著力助企拓展市場。深化“我為企業解難題”活動,聚焦訂單較少這一突出問題,全力支持本地企業與市內外企業“手拉手”,重點幫助三鋼集團舉辦產品供需“手拉手”專場對接會,合力邀請省內外200余名嘉賓參會,現場簽約鋼材及鑄管產品195.8萬噸、金額90.75億元。同時,積極動員企業入駐省工業企業供需對接平臺,全市共有1511家企業入駐,已發布產品供需信息580項,成功對接10例、金額1678萬元。 工業有力量,發展有活力。鄭文理表示,市工信局將深入開展“企業轉型提升服務年”活動,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加快企業增資擴產、深化滬明產業合作,奮力拼經濟、促發展,全力實現工業“開門穩”“開門紅”目標,以“開門穩”促“全年穩”,為三明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貢獻工信力量。(三明日報記者 朱丹宇 通訊員 黃香花)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