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00sc"></input>
  •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三明頻道 > 福建日報看三明 > 正文

    讓更多人的鄉愁被更多人看見

    2023-03-22 10:51:58? 方煒杭 羅聯潯?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練為泉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通過“行走鄉村”活動,三明市相繼推出鄉村散文集《新陽記》《管前傳》《八字橋》,積極探索作家服務鄉村振興之路

    ——讓更多人的鄉愁被更多人看見

    東南網3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羅聯潯)近日,三明市“行走鄉村”散文集《八字橋》出版發行的消息不脛而走,尤溪縣八字橋鄉群眾的朋友圈都在刷屏這件事。

    《八字橋》散文集共32萬字,收錄散文51篇,從人文歷史、物產風光、民俗民風、家園新貌等方面,詳細記錄了各村、各姓氏的變遷,全面展示了八字橋的山鄉巨變。

    從2015年12月組織“行走新陽”開始,三明市文聯先后組織30多名作家參與“行走鄉村”活動,前后歷時7年多,“行走”過53個建制村,召開座談會60余場,采訪600多人。《八字橋》的出版,標志著尤溪縣的新陽、管前和八字橋三個鄉鎮都有了自己的“文化族譜”。

    有錢買不到的“傳家寶”

    “這是有錢都買不到的‘傳家寶’啊!”87歲的鄭文棠說,從古至今,始終找不到一本詳細記載管前歷史、人文的書,“現在不管過多少代,后人都會知道我們從哪里來、又是干什么的了”。

    老鄭退休前在三明市直機關工作,一直關注家鄉尤溪管前的發展變化。2017年初冬,他收到《新陽記》后,激動不已。此后,他不顧耄耋之年,為“行走管前”積極奔走。

    在三明市文聯的推動下,2018年12月底,“行走新陽”的詹昌政、朱興松、楊開長等作家,又到管前鎮綠柳村“行走”。當他們來到村里,20多位老人、各姓氏代表早已等候多時。

    座談會上,老人們紛紛表示“行走”總算來了,因為很多會講故事、會手藝的老人已經去世,如果再不來就更難記錄了。

    “塘底下的故事,以前都是口口相傳,每次兒子問,我都講不清楚。現在可以對著書,把它們完完整整講出來。”吳大能望著門前波光粼粼的柳塘水庫,思緒萬千。自從2007年到三明經商后,他就很少回家。

    因為柳塘水庫建設,他剛出生不久就和父母搬離柳塘村。1984年,他們又和鄰居一起搬回去。不同的是,房子從過去的洋面搬到了岸邊。這些往事雖然模糊,卻已在吳大能心里留下烙印。

    柳塘水庫,1977年9月動工建設,1978年12月完成攔洪關,1979年6月蓄水,水庫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總庫容4400萬立方米。統計記載,水庫共淹沒土地1845畝、拆遷房屋7.56萬平方米、遷移人口2067人,涉及管前、八字橋的多個村莊。和吳大能類似,許多人近半個世紀前的生活印記和記憶,都埋藏在煙波浩渺的水庫里。

    在“傳家寶”的共識下,作家們抓緊“行走”,村民們各盡所能給予支持。鄭文棠更是一個村一個村陪著“行走”。

    “文化是鄉村的靈魂。組織作家行走鄉村,就是為人們寫下鄉愁。”三明市文聯主席紀任才說,不論是老屋老井、古道古橋,還是方言、風俗、手藝等,在歷史長流中總是很容易遺失,以文學的手法給予保存,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既創作作品,也鍛煉作家

    “故鄉啊

    沿著哪一條路

    能回到我的

    童年”

    這是《新陽記》的扉頁詩,既體現了游子對家鄉的想念,也體現了這本書的寫作特點——游子寫家鄉。

    如果說“行走新陽”只是“游子”新陽籍作家的一種藝術沖動、一種自發行為,那么后來的《管前傳》《八字橋》則上升為一種文化自覺。

    在三明市文聯的組織下,作家們“行走鄉村”是純公益的。他們利用周末時間,早出晚歸,深入鄉村采風,再利用業余時間創作作品。持續7年多的“行走鄉村”活動,既創作出了一批作品,也鍛煉了一批作家。

    尤溪縣總醫院護士小于,出生在管前鎮皇山村鼓樓岬,看了《煙雨鼓樓岬》后深受感動,特意找到作家蕭愛蘭,為她送去一束鮮花。

    “我一直認為,像我這樣的寫作者,寫文章不過是屬于自我的事。”蕭愛蘭說。但在收到鮮花的一瞬間,她真切地覺得,寫作并不只屬于自己,“而且,不單單屬于自己的寫作,是多么寬廣和美麗”。

    在這之后,蕭愛蘭走出書房、掙脫小我,從過去的個人寫作轉向寬廣的社會寫作。她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行走鄉村”中,每到一地都認真采風、查閱資料、深入思考,為走過的每個村莊創作精品。其中,她為綠柳村寫作的《斑鳩聲里》,在《散文選刊》發表。

    7年來,作家們以“行走”的方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參與者從“行走新陽”的最初8人,發展到全市30多名作家。

    “這種文化自覺,是源于作家的使命意識,是基于認知和觀念之上的價值追求。”行走團隊主筆之一蔡建境說,大家不求回報,一個村一個村地走過去、寫過去,使“行走”成為一場審美活動。

    鄉村是創作的大舞臺

    如何以文學的力量激發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昂揚斗志?這是作家們必須面對的時代之問。

    組織者認為,通過“行走鄉村”,激發作家的文化自覺。同時,這種展示山鄉巨變、記錄鄉愁的文學作品,很容易引發游子思鄉,有助于開發鄉賢資源,讓更多人才回到鄉村、振興鄉村。

    “大家都說有空要多回去看看,為家鄉的發展盡一份力。”在福州經商的八字橋鄉后曲村人鄭清備說,自己一拿到《八字橋》,第一時間進行了分享,商會的朋友圈反響熱烈。

    此前,鄭清備就常在朋友中為家鄉做宣傳。近年來,他通過以商引商的方式,為家鄉引進了餐飲、廣告傳媒、民宿旅游等企業,總投資近千萬元。在商會的推動下,他們不僅為家鄉的產業發展出謀劃策,也為學校、公共設施建設捐款捐物,還創立了教育基金。

    “三明‘行走鄉村’的做法,是落實中國作家協會‘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的一個有力探索。”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林秀美說,散文集的深受歡迎,充分證明了這一做法的有效性,這也是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和切入點,有利于文學精品創作。

    認準了“鄉村是創作的大舞臺”,三明市“行走鄉村”活動越走越寬。據了解,以尤溪流域5個鄉鎮為主體的《尤溪長流》、以大田縣講“后路話”的5個鄉鎮為主體的《后路》等鄉村散文集正在推動和創作中,更多人的鄉愁將被更多人看見。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三明要聞
      更多>>本網原創
      • 新聞圖片
      • 魅力三明
      更多>>重點推薦
      亚洲成人免费观看,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91亚洲最新精品,中文字幕电影大全免费在线
    • <input id="i00sc"></input>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jizz在线免费播放| 五月天婷婷综合网| 欧美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小小视频最新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国产主播在线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人|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 色哟哟在线网站| 日本牲交大片无遮挡| 国产乱子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色片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国模大胆| 粉色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好妈妈5高清中字在线观看神马| 好大好猛好深好爽视频|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观看| caoporn97在线视频进入|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538在线观看视频| 模特冰漪丰硕之美1| 国产大片免费天天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 黄视频免费下载|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免费黄网站大全| 3751色视频| 日韩加勒比在线| 动漫美女被到爽了流漫画| av网站免费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