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區城關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醫生正在給病人把脈 蔡曉卿 攝 東南網4月27日訊(本網記者 蔡曉卿 通訊員 李少蘭)4月26日,三明市三元區城關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蔣先生帶著自己年近90歲的母親來到該中心針灸康復科做中醫理療。蔣先生說,自己的母親因骨質疏松經常腰酸背痛,原來都要去大醫院理療,推著輪椅來回很不方便,“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看上中醫,這邊的服務態度也很好,很方便。” 為了弘揚中醫藥特色,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近年來,三明市持續深化改革,不斷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中醫服務在基層持續“走俏”。截至目前,三明全市144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新建中醫館全覆蓋,并建設4所精品中醫館、78個村建有中醫閣。 林女士今年55歲,家住華盛家園,前幾天因為急性胃腸炎一直嘔吐,便來到三元區城關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了中醫科主任醫師的號。“醫生開了點西藥,還用中藥調理,大概吃了三天,病就好了,總共花了106塊,自付23塊,現在看病真的很實惠。”林女士說道。 2020年,三元區城關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正式投入使用,館內設置了中醫科、全科門診、針灸康復理療室、牽引室等,配備了多功能頸腰椎牽引床、電針儀、中頻治療儀、神燈、火罐、推拿床等基本中醫設備,可開展10多種中醫藥適宜技術,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方便周邊居民患者就醫。 據該中心針灸康復科副主任醫師林燕介紹,現在針灸康復科門診主要開展推拿、刮痧、針灸等項目,為亞健康人群、中醫保健人群及慢性病患者提供亞健康干預,深受患者群眾歡迎。“原來都要自費,現在像針刺、溫針等項目都納入醫保,37種中醫非藥物療法執行醫保零起付線、報銷比例80%。”林燕說道。 督脈灸 泰寧縣中醫院供圖 除了實現在家門口就醫,三明還不斷推動優質中醫藥資源下基層、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泰寧縣每年組織2期以上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班,通過“周末動車引智”工程,定期邀請省、市中醫專家開展中醫藥學術講座;三明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配備1-2名中醫醫師,并通過縣派中醫師輪流巡診、下鄉駐點以及中醫人員“縣管鄉用”“鄉管村用”等方式,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全覆蓋。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