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從保家衛國哨崗轉向鄉村振興陣地,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軍人本色。東南網聯合三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推出《鄉村振興中再當“尖”兵》系列報道,以“兵支書”視角展現新時代退役軍人的精神風貌! 馮愛明(左)與農戶查看剛采摘下來的黃花菜 東南網5月26日訊(本網記者 蔡曉卿 通訊員 李少蘭 熊明歡 肖劍一 文/圖)5月25日,正值黃花菜豐收季,在三明市泰寧縣下渠鎮大坑村黃花菜種植基地,農戶們正忙著采摘黃花菜,一片繁忙景象。“這兩年,黃花菜的畝產連年增長,今年畝產量大概能到2000斤左右,畝產值可達1萬余元。”和村民一起采摘黃花菜的大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馮愛明高興地說道。 馮愛明是一名退伍軍人,離開部隊很多年,但依舊保持著敢闖敢拼的性格。“恰逢村‘兩委’換屆,我思考再三,決定返鄉任職,我想把握住這個機會,回報家鄉。”2021年,馮愛明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群眾的信任,順利當選為大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馮愛明(右)與農戶一同收集黃花菜鮮品 完成新老班子交接后,馮愛明將工作的第一步落在了村里的基礎設施上,他常說“要想富先修路,基礎設施不完善好,農民生產生活步子邁不開”。于是他積極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帶領村“兩委”班子向上級部門爭取各類資金190余萬元,完成了涉及全村人居環境整治、4個組的飲用水管網建設、3個組的道路改造、1個組路燈亮化和排水溝渠修建等多項利民工程,極大地改善了大坑村民的生活生產條件,為鄉村治理和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馮愛明(右)與農戶一同打包黃花菜成品 2022年5月,馮愛明懷著滿腔熱血開始為大坑村謀劃未來,他將眼光放到了黃花菜產業上。“我特地去全面了解了這個產業的方向,覺得這條路可以嘗試。”他積極發揮“領頭雁”優勢,號召了3個農戶共同參與成立了福建行遠農林發展有限公司,投入資金180余萬元,在大坑村謝坑垅復耕復墾撂荒地,種植“臺東六號”和“高山一號”等優質金針花品種500畝,目前第一期300畝已進入采摘期。 馮愛明展示黃花菜鮮品 “我雖然退伍了,但是沒有離開‘戰場’,現在這片農田就是我的‘新戰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帶動了跨村聯建村30余戶村民加入到金針花產業中。2022年10月,為做好金針花產業鏈的延伸,在他多方奔走之下,投資500萬元、占地5000平方米的黃花菜加工交易中心項目順利開工,主要建設黃花菜烘干加工廠1座、冷鏈冷庫1座、烘干烤房6間,設收購回收交易區。“目前我們正嘗試打造品牌,通過線上加線下的銷售模式,讓黃花菜真正成為村民致富的‘黃金產業’。”馮愛明說道。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