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郊野垂釣大賽現場,選手們揮桿拋線。 東南網5月29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曾程 饒麗英)5月27日,福建省郊野垂釣大賽,在三明建寧縣郊野垂釣基地火熱開賽,來自省內外400多名釣手歡聚一“塘”,以水為媒,以“漁”會友,在建寧青山綠水間勾勒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豐富建寧文旅業態,帶動全域旅游發展,形成綜合產業綜合抓的局面,近兩年來,建寧縣搶抓互聯網、信息化發展新機遇,圍繞“新文旅經濟”新業態,挖掘建寧標志性文化和旅游資源,著力打造一批新消費品牌、新消費業態、新消費場景,策劃推出“5·20新文旅”系列項目,持續做旺文旅產業。 特色+旅游 唱響“詩和遠方” 濉溪鎮器村畬族村。 “5·20新文旅”系列項目即20個休閑觀光果園、20個休閑垂釣漁場、20個賞荷基地、20個特色村落、20個精品民宿共100個特色景點,形成“鄉鄉是景區,村村是景點”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陽光、燒烤、金沙灣,游客漫步建寧縣濉溪鎮器村畬族村,看到整治一新的農房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亮麗,畬族文化元素隨處可見,全新打造的景觀節點讓人流連忘返。畬風文化民俗表演、參觀畬族館、品嘗畬鄉美食、體驗畬族剪紙等活動吸引眾多游客體驗。“今天和朋友來這里,大氣漂亮的鳳凰圖騰等畬族文化元素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游客周思燕笑著說。 據了解,器村畬族村作為建寧縣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器村立足本村實際,對主村農房外立面、旅游公廁、停車場等進行提升改造,將鳳凰圖騰等畬族元素、傳統文化融入器村各處,同時,建設畬族民俗文化廣場、畬族文化展示館、畬族民俗飾品手工體驗作坊等,打造金沙灣露營·親水公園,大力發展特色文旅產業,做活特色村落旅游。 在建寧縣,像器村這樣的特色村落還有很多…… 溪源鄉上坪古村 位于建寧縣東北部的溪源鄉上坪古村,是中國首批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國家3A級旅游景區。近年來,上坪村以古村旅游和廉孝文化為切入點,充分挖掘古村歷史,提煉廉孝文化內涵、古村文化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 上坪村利用祠堂、牛欄、豬圈等閑置資源,構建集研學、閱讀、住宿和農耕體驗等多元的復合型功能場所,每年吸引上萬人次參與鄉村研學活動,2022年旅游產值超200萬元。農產品銷售也搭上了研學順風車,村民借勢發展農家樂、民俗、民宿等服務業,僅今年春節就接待游客約1600人次,農特產品銷售上萬元。 楓元村航拍圖 農業+旅游 田園變樂園 圍繞“農業+旅游”,建寧縣打造梯田蓮海、桃梨觀賞園、梅花垇等一批四季休閑賞花基地,開發“我在閩江源頭有棵樹”鄉村采摘游、插秧、割稻等體驗式旅游新產品,把田園變樂園、果園變游樂園,實現田園、人文、產業和農村協調發展。 建寧楓元村是一個以雜交水稻制種,黃花梨、黃桃種植為主導產業的農業大村,制種面積穩定在5200余畝,制種產業已成村里的支柱產業。為了把綠色生態產業做大做強,楓元村積極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并依托“跨村聯建”模式帶動產業聯動發展,投入觀光小火車,增強鄉村農業旅游體驗感,將一產延伸到三產。村里還創新推進村企合作,發揮戶外體育休閑公園、托斯卡納葡萄莊園、上莊桃園等田園綜合體的區位優勢,發展田園觀光旅游,連續5屆成為“花海跑”主景區,帶旺旅游人氣,激活旅游產業,促進村財、村民雙增收。 解鎖建寧休閑觀光果園。春花農場位于建寧縣溪口鎮高圳村,是一家專業從事生態農林業綜合開發,打造現代農業、觀光農業、立體農業為一體的綜合企業。再過段時間,夏日里,黃花梨、翠冠梨、錦繡黃桃、獼猴桃水果掛滿樹梢,游客可以體驗采摘的樂趣。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