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30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雷玉平)“六一”臨近,明溪縣實驗幼兒園總園的30多名孩子來到王橋分園的戶外生態樂園,在老師們的指引下體驗自然生態特色課程。 近年來,明溪縣不斷深化“總校制”辦學改革,堅持以城帶鄉、以強帶弱、以優帶新,實行制度共建、師資共育、教學共研、學生共培、資源共享、文化共創的“六共融”機制,形成“名校+農村校”等多種“總校制”辦學模式,推動城鄉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以城帶鄉,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2019年3月,明溪縣實施“總校制”辦學改革試點。縣實驗幼兒園與王橋村幼兒園結對,開展“城區園+農村園”緊密型“總校制”辦學,實行人、財、物統一管理。 “有學上”還得“上好學”。縣實驗幼兒園從改善辦學條件入手,先后投入240萬元,新建標準化食堂,改造幼兒活動功能區,配齊空調、電腦、鋼琴及各類教玩具;購置大型體能訓練器械,打造3600平方米戶外生態樂園,滿足幼兒學習、游戲和生活等需求。 軟件上,總園發揮省級示范性幼兒園作用,積極探索“骨干教師互派、師資培養同步、教學研究互聯、教育環境共享、特色課程融合”機制,全面提升兩個園區保教質量。 如今,王橋分園不僅實行全日制辦園,還開設了公交專線,幼兒人數從1個班27人增加到6個班113人,2021年1月被評為三明市首個建制村的市級示范園。 “總園有優勢,分園也有自己的亮點,我們打造‘和而不同’的特色校園文化,每年常態化組織兩園雙向互動研學。總園幼兒到分園開展菜園勞作、田間拾穗等‘親近自然’的活動,分園幼兒到總園開展科學探究、制作美食等‘擁抱美好’的活動,都能獲得不一樣的學習體驗。”縣實驗幼兒園園長謝燕表示。 以優帶新,建立“二級總校” “今年,我們與胡坊學校建立‘以優帶新聯盟型多法人’的‘總校制’辦學模式,實現了從分校到總校的轉變。目前,正在建設教師發展中心。”明溪縣瀚仙中心小學校長李志榮說。 2019年,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明溪縣第二實驗小學帶動瀚仙中心小學開展“總校制”辦學改革,同下“一盤棋”。 幾年來,瀚仙中心小學在辦學水平、教學質量、教師培養等方面得到總校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不斷增強自身“造血”機能,先后獲得福建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和三明市先進教育工會、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市德育工作先進學校、市綠色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還獲認定三明市名校長1名、市學科帶頭人1名,全校教師發表論文44篇。 今年4月,明溪縣在先行試點學校的基礎上,拓寬總校范圍,啟動新一輪“總校制”辦學改革。 “這次我們組建8所總校,結對10所分校,實現基礎教育覆蓋各學段,受益學生占比96.1%。”明溪縣教育局黨組成員王彩萍說。 眼下,瀚仙中心小學作為小而精、小而美的新“總校”,正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擴充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這也標志著,明溪縣“總校制”辦學已健全了從“準入”“發展提升”到“成熟分校退出”再到“二級總校”的完整、長效的辦學機制。 與此同時,培育釋放優質資源的“孵化器”——明溪縣第二實驗小學整裝再出發,與蓋洋學校以“城帶鄉聯盟型多法人”模式開展結對幫扶。 聯合教研、送教下鄉、科技交流、社會實踐……在新一輪“總校制”辦學改革路上,明溪縣正邁出堅實步伐。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