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祥地處寧化、清流、明溪三縣交界,現轄11個村民小組,人口1360余人。宋天圣年間(1023-1031年),江西瑞州高安劉凝后裔劉東升由沙縣攜家眷避亂游山延祥,并于此辟土墾荒,建家立業,命名劉源村。后隨人口增長,新辟酒羅、東坑,隨之楊時第四世孫楊萬福于宋淳祐年間(1241-1252年)遷居鷂子窠,名丁貴坊,楊氏第七世祖楊五九更名延祥,尊楊時為一世祖,繁衍至今已30多代。 孔坑貢茶 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延祥拔貢楊德安任浙江金華府經略,每次赴京帶上家鄉孔坑茶送給皇帝和大臣品嘗,遂將延祥西園孔坑茶列為貢品,令每年進貢。延祥茶園地處村西孔坑海拔700多米高朝東山上,叢林密布,人跡罕至,晝夜溫差大,常年云霧繚繞,面積約2畝。農業部門曾取土化驗,富含硒等微量元素,此地生產的茶葉,香味特殊。孔坑茶于每年谷雨至立夏間晴天時采摘一次,以傳統工藝手工精制而成,香氣馥郁、味道甘醇。 孔坑貢茶。寧化縣泉上鎮供圖 民國36年9月(1947年)臺灣省為慶祝光復二周年,曾舉行名產品展覽活動,特設福建館,并指定寧化延祥孔坑西園茶供展。孔坑貢茶1955年、1956年被選送北京參加全國農業展覽會獲得很高評價。2019年孔坑貢茶制作技藝入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九龍寨 清順治四年(1647年),清軍入主中原,南明永寧王戰死,其妻彭氏王妃痛不欲生,由贛入閩,隱匿于永安日月山寺中。大明參將范從宸、廖必明知悉后前往勸說,共謀義舉,遂于延祥九龍寨和清流國母洋一帶,率二千余眾盤踞于此十多年,誓死反清復明。彭妃智勇雙全,武藝超群,但終寡不敵眾,為清軍追剿,在長汀被殺害。 九龍寨位延祥東南,海拔816米,距村約3.5公里,與清流瓦子窠、石獅嶺交界,四周陡峭,地勢險峻,僅有從延祥村進寨一條小徑,有“九龍寨,半天飛,有命去,無命歸”之說。寨內寬廣縱橫約1公里,有稻田、水井、天池等,可容萬人,足供炊汲。現仍保留著石砌戰壕、隘門、石跺和青花瓷碎片等,散發著當年皇家氣息。 除九龍寨外,舊時延祥有十景,如文峰古塔、蓮花掌、獅象交牙、石水井等,尤其群池映翠,水面如鏡,村內110多口池壙,“晨曦群池映翠柏,黃昏叢山顯蒼松”,舊有“美人照鏡、南山暎彩、日映西池”等美譽。 彭雪楓故居 位于延祥村孔坑9號,是一座典型清代客家古民居,為楊先申太爺爺楊桂修(光緒年間生)所建。整個大廳雕梁畫棟、技藝精湛:大象鼻子托著大小橫梁,椽板上海水微波、草龍騰躍,意為河清海晏,盛世太平;下面磉鼎刻著麒麟、寶瓶,意為吉祥平安;扣板做成竹節狀,蘊意生活節節高;還雕刻著象征福祿壽喜蝙蝠、梅花鹿、壽桃、喜鵲等。下廳兩邊椽上雕有鳳穿牡丹,左右分別為鸞鳳,意為鸞鳳和鳴、夫妻和睦、比翼雙飛、花開富貴。 至今孔坑9號仍保存著當年紅軍宣傳標語4條、捷報1幅(是福建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紅軍捷報)。《捷報》上寫道:“泉上之敵七日被我軍消滅一部分后退守泉上土堡,現包圍水泄不漏,不日可拿下。由清流增援泉上之敵(“敵”字不清)二營十日已被我軍完全消滅,繳槍百枝,活捉營長一名。”后尚有數十字,因年代久遠已辨認不清。石灰壁上還有兩副紅軍宣傳標語:“優待白軍俘虜兵,醫治白軍傷病兵,打倒簽訂上海賣國協定的蔣蔡軍閥,成立抗日的士兵會。歡迎白軍弟兄們拖槍過來當紅軍。”…… 百年牡丹 延祥村有一株獨一無二牡丹,為清代歲進士楊葵(1764年生)在洛陽一帶為官時帶回種植,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其品種為焦骨牡丹,花朵為粉紫色,多在清明后谷雨前開放,茂盛時“株達十余高二米,花朵難計,超出圍墻。邇來陳枝枯槁,全叢現有新枝四根,最高者計1.1米,圍徑15公分。” 百年牡丹。寧化縣泉上鎮供圖 延祥始終傳承著宋代理學家楊時尊師重教之遺風。據族譜記載:明清兩代村內私塾眾多,有正義堂、新竹第、詒轂堂、朱文公祠、半畝堂、一鑒堂、畊豐樓、守素堂等。楊氏族譜《家塾志》曰:“遷祖守一世祖之遺訓,潛學于家,不求聞達,以修其身。相傳其書室在柳暗窠,今鞠為茂草矣。自茲以降,身游癢序者,代不乏人。然為世既遠,其肄業處俱不考。后人禮祖意,隆師重道,廣構書室,文風益振,宜志之譜,以為家之學者勸。” 據不完全統計,秀才以上至舉人、進士達107人,外出職官經歷以下大小官員55人。其中,明景泰年間生、正德初年出任浙江金華府經略楊德安;清康熙甲午科第67名舉人楊大翔;乾隆年間貢元楊其才,乾隆甲申1764年生人、道光丁亥科歲進士、曾在河南洛陽為官楊葵,乾隆年間恩進士楊新漪,乾隆46年邑庠生楊秉基,嘉慶生、字方廉、道光年間考取貢元楊封等,都是其中優秀代表。 延祥花燈 自明正德年間延祥拔貢楊德安出任浙江金華府時,參觀蘇杭燈會歸來傳授、仿效制作花燈,相沿至今已500多年,并以其結構巧妙、富麗堂皇、古色古香而聞名八方。 延祥花燈利用毛竹篾片為骨架,采取各種高級紙料蓋面,從取材、破蔑、捻紙線、做燈骨、糊紙蓋面,到繪畫、寫字、刻花、烙綠、貼花共十余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極其講究,窮盡心機,制成各式各樣奇巧而艷麗花燈。延祥花燈品種繁多,技藝精湛,村里每年制作的花燈多達200多盞,款式除全套執事燈、固定張掛燈外,還有抬著游行的花缸燈、堆缽燈、棚子燈,以及兩盞最具代表性的牌槍燈和后勇燈,其中后勇燈高達5米,由苧麻布制成。 每年初五、初六、初七迎社神和元宵節,延祥都開展賽花燈、賞花燈活動。2022年1月延祥花燈會,被列入省級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供稿:寧化縣泉上鎮 、林日上整理)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