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14日報道(視頻制作:黃智超 郭曉楷 文:練為泉)將樂縣常口村是革命老區村。1997年4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常口村調研時提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多年來,常口村始終牢記殷殷囑托,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奮力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國家森林鄉村”“省級森林村莊”等榮譽稱號。 常口村全景。將樂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走進常口村,戶戶人家有山泉水流過。“這水都是活水,常口村一直保留這個特色,將鄉愁保留住。”常口村駐村第一書記楊云說。 山泉水從常口村流過 東南網記者 練為泉 攝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兩山學堂’。”據楊云介紹,常口村“兩山學堂”是集培訓、研學、住宿于一體的綜合研學基地,發展紅色黨建、教育研學與全域旅游相融合的新業態,進一步推動常口村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 常口村“兩山學堂” 將樂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建設中,常口村保護村莊原有肌理,延續傳統特色,堅持“留白、留綠、留舊、留文、留魂”,按照宜山則山、宜景則景、宜水則水原則,因地制宜推進農房“微改造”。建成山水廣場、兒童戶外樂園等公共活動場所,率先實現天然氣進村入戶,并利用污水管網下地改造機會,把后山山泉水引入村中,形成村中有園、園中有水、水中有花的園林式村莊。 常口村大道 東南網記者 練為泉 攝 通過對村莊用地的整合、優化后,常口村總體上形成“四區多點,一帶兩軸”的規劃結構:“四區”主要是產業綜合發展區、山林生態經濟區、高效農業示范區和森林康養休閑區;“多點”是兩山學堂、研學主題公園、生態經濟研究中心等基地。“一帶”為依托金溪河和G528國道,打造金溪百里畫廊生態產業帶聯動玉華洞,共建金溪水上游線;“兩軸”是指回頭山康養慢道和十里慧谷休閑慢道。 “這些年,常口村一直在發展,我們夫妻就在村里賣擂茶,生活是越來越好。”村民蔣張生告訴記者。 常口村游船 將樂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常口村村景。東南網記者 練為泉 攝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