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重要節日節點開展“鄰里消防體驗日”活動。 東南網9月5日訊(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溫北堯 胡閩強 陳歡 文/圖)為充分發揮黨建的政治引領作用,今年以來,鄭忠華消防救援站黨支部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黨建共建為契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創新“近鄰黨建”工作法,提升應急救援、監督執法、消防宣傳等方面服務水平,履行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職責,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上坊村開“鄰里夜談會” “夜談會”拉近距離 今年盛夏的夜晚,由鄭忠華消防救援站黨支部牽頭組織的“鄰里夜談會”在銀華社區的公園涼亭熱鬧開麥。村委會代表、村民代表、企業代表等十余人早已入座,做好了發言準備。 “不要在樓梯間給電動自行車充電,也不要私拉電線給電動自行車充電,避免留下火災隱患。”夜談會上,電動自行車的充電問題引起了大家的討論,主持人、站長洪偉博及時提醒,群眾在生活中切不可為了貪圖一時方便而忽視生命財產安全。銀華社區黨支部書記張鋒說:“鄭忠華消防救援站的指戰員們充分利用公園涼亭這類‘微空間’開展‘鄰里夜談會’,不僅將黨建工作和業務融合,而且為群眾創造了輕松愉悅的氛圍,在交流中大家拉近了距離,群眾也更加理解、支持消防工作”。 據悉,為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四個萬家”“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等優良作風,鄭忠華消防救援站黨支部積極建立“鄰里夜談會”制度,按照掛包聯系原則,在不影響執勤執法工作的前提下,指戰員深入到縣常口村、銀華社區、三華社區、華山社區、上坊村等地,采取集中暢談、專題座談、入戶訪談、定點接談等方式,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消防法律法規及消防安全常識共12場次。同時,該站黨支部定期發起“鄰里消防安全公約大家定”征詢活動,收集鄰里消防訴求及意見建議60余條,發現消防安全隱患15個,現場辦公解決消防安全隱患、修復消防設施。 難題在“家門口”解決 “小區部分樓層通道被占,成了儲存間。”“社區工作人員反映,前段時間消防通道整頓完,才保持幾天又恢復了原樣。”在完成8月對華山社區的第二次消防巡查后,作為街巷消防長、鄭忠華消防救援站特勤班副班長,黨員張翔的工作筆記又多了一些案例。“我負責的這個片區有316戶,共1042人,其中獨居老人3人、低保戶5人、殘疾人22人……”說起片區情況,張翔娓娓道來。 據介紹,鄭忠華消防救援站黨支部按照“區域相近、樓棟相連、資源相同”的原則,綜合各社區樓棟、居民入住情況及駐社區單位分布實際,以路、巷道、樓棟為界,依托鄉鎮消防所、基層治理服務中心、忠華百夫長等載體,黨員指戰員擔任城區街巷消防長、鄉村消防百夫長和消防志愿工作聯絡員,形成黨員“兩長一員”機制。此外,設立征求意見箱、組建微信群等,及時收集反映消防工作的民情民意,實施精準化消防服務,實現“問題找上門”到“上門找問題”的轉變,讓群眾難題在“家門口、鄰對門”得到有效解決;黨員指戰員深入各鄉鎮、社區開展拉動消防滅火演練20余次,與村(社區)干部開展集中座談10余次,普及消防安全知識5萬余人次,解決各類安全隱患500余個。 滅火班班長黃紹鵬“遙控”滅火的一件事,可說是百夫長作用的一個范例。6月,黃紹鵬接到他掛職百夫長的一戶村民來電:“我家窗簾失火了,怎么辦才好啊?”原來,該村民家里的孩子外出打工,只剩老兩口在家,一早他倆在陽臺上點燃祭祀的燭臺,返家后發現蠟燭點燃了陽臺上的布簾子。村民家住將樂縣高唐常口村,驅車過去得二十多分鐘。黃紹鵬智上心來,一面請村民老伴打開手機攝像,一面叫村民如何緊急行動:人站在一側,用一根晾衣桿將燃燒的窗簾挑在陽臺空曠處……再用一盆水把未燒盡的窗簾徹底澆滅。村民事后感嘆:“若不是黃紹鵬同志及時教我們滅火方法,這座祖傳的老宅估計保不住啊。”這不僅是一家一戶的幸運,也是周邊一片高低錯落、擠擠挨挨的500多平方米的老宅屋的幸運!“百夫長”這一個遠程視頻的緊急指導處置,避免了火勢蔓延燃燒。 黨員指戰員深入各鄉鎮、社區開展拉動消防滅火演練。 據悉,今后的工作中,鄭忠華消防救援站還將繼續傳承弘揚“遠親不如近鄰”重要理念,進一步推動“近鄰黨建”聯學聯創常態化、制度化,不斷提升黨員隊伍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的能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