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縣龍津鎮大路口村 東南網9月26日訊 三明市清流縣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探索“三重三比三促”(重悟思想偉力、重溫殷切囑托、重走調研足跡,比深學促爭優、比敢為促爭先、比實干促爭效)模式,帶動全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迅速掀起主題教育熱潮,凝聚干事創業強大動力。 開設“三微課堂”,重悟思想偉力。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主線和根本任務,精心調配“三微課堂”(微宣講、微黨課、微分享),組建“新思想”“新生活”等“六新”宣講小分隊,定制《聚焦“微改造” 辦好“大民生”》等宣講菜單和微黨課課程,把講理論、講實踐、講故事結合起來,開設《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等5門特色學習課程,編撰出版《此心安處是清流》等10余本特色本土教材,通過“云端”共學、上門送學等形式,將課堂搬到擂臺比武、田間地頭、生產車間等一線,發放“學習禮包”7570份,全市首場示范宣講直播在線觀看3.9萬人次、點贊12.8萬次,有效覆蓋流動黨員、青年黨員、非公企業黨員等群體,實現縣鄉村三級聯動聯學。 打造“六路模式”,重溫殷切囑托。鞏固提升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三明首批實踐點大路口村,打造以“六路”(學習之路、奮進之路、廉政之路、產業之路、生態之路、幸福之路)為主要節點的教育研學基地,配套清韻學堂、清韻食堂、村企共建館等功能設施,采取重溫習近平總書記來清流調研時的講話精神、觀看習近平總書記在大路口村調研視頻、聆聽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時親歷者的幸福回憶、圓桌交流研討等教學方式,推出立體可感、鮮活生動的“學習套餐”,通過舉辦縣委常委會主題教育讀書班、全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題教育業務培訓班,讓“頭雁”先學先行,帶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開展學習交流351場次,確保理論學習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清流縣第31期中青班臨時黨支部開展主題教育主題黨日活動。 探索“三色融合”,重走調研足跡。深挖縣域紅色、綠色、金色資源富礦,對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清龍蘭園等現有星級現場教學基地和清流縣毛澤東舊居等特色現場教學點進行提檔升級,同步圍繞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發展等主題重點打造24個村級黨建示范點,以點帶面、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形成“一帶一廊一品”黨建示范格局,統籌推進里田鄉紅色史跡學習教育基地等陣地建設,形成循跡溯源黨性教育矩陣,引入沉浸式講解,確保有物可看、有人可講、有跡可循,先后組織2430余名黨員干部開展“重走領袖足跡 感悟初心使命”主題黨日活動等初心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學思想、悟初心、促發展。 清流縣堅持把破解發展難題、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主題教育的落腳點,結合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通過“比深學促爭優、比敢為促爭先、比實干促爭效”,為群眾排憂解難、為事業發展攻堅出力。 比深學促爭優。緊扣重點改革,深化醫改、推進教改、提升林改,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清流經驗”。積極融入三明全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城市建設,入選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福建省康復專科聯盟,縣總院消化內科等3個專科入圍市重點名單,與華潤醫藥合作的藥械管理平臺SPD運營項目即將投入使用。扎實開展“清才薈萃”“清人回歸”行動,深化化工新材料產才研融合體制機制改革,新增“3+2”大專班名額50個,全縣化工在讀人員達9班次、331人,累計為企業培育化工技能人才500余名,吸引聚集市級以上人才700余人。入選省林業執法改革、碳中和建設試點縣,林業碳匯首單交易體量全市最大、價格全省最高,林業執法“一帶三”模式成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推廣“龍頭企業+基地+林農”林下經濟發展模式,獲評“中國崗梅之鄉”,持續推動以改革求突破,以創新促發展。 清流縣沙蕪鄉召開第三季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清雁競飛”擂臺比武暨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頭腦風暴”沙龍。 比敢為促爭先。走好清流老區蘇區特色鄉村振興之路,突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促基層治理,深入開展農村基層黨建“百村爭示范、領航促振興”強基培優創建活動,接續實施頭雁領航、雙百人才、黨員先鋒、村財造血、陣地提升“五大工程”,在全市率先開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清雁競飛”擂臺比武,打造“四村一體”省級鄉村振興精品示范帶,鄉村人才振興“雙百工程”入選全省新時代黨建優秀案例。深化近鄰黨建引領共治共享,創新“黨建引領、五員輪值、鄉賢助力”基層治理模式,持續深化“黨員先鋒工程”“近鄰懇談會”“圩日接訪”等機制,打造社區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積極融入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發揮好清流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在兩岸農業合作與發展現代農業中的獨特作用,持續促進兩岸鄉村融合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實步伐。 比實干促爭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出“一件事集成套餐”61件,全縣審批和服務類事項平均縮短時限比例達92%,常態化開展“我為企業辦實事”、政企直通車活動,幫助企業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100余個。發揮清流省級化工園區優勢,氟新材料產業園入選三明“重點發展類化工園區”,中欣高寶年產5000噸氟苯項目和年產2萬噸無水氟化氫改擴建項目建成投產,氟新材料產業集群成鏈態勢加快形成。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施教育補短板項目8個,橋下幼兒園等4所學校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學位1080個,時隔16年“清北”名校錄取實現新的突破。統籌推進島內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一期項目、“微改造、大提升”共建活動等4方面33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設,破解發展難題260個,讓群眾切身感受主題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