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9日訊(通訊員 劉博文 王竟宇 黃尉峰 文/圖)10月9日,寧化縣淮土鎮鳳凰山村情憶園廣場,秋風拂拂,在莊嚴的紅旗旗陣前,百余名黨員領導干部面向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寧化縣委常委會主題教育讀書班學員還前往鳳凰山紅軍街參觀考察,追尋紅色足跡,重走長征路。 百余名黨員領導干部現場重溫入黨誓詞。 10月8日至9日兩天的讀書班,緊密結合中央紅軍從寧化出發長征89周年紀念活動,開展系列專題輔導、現場教學、自學研讀、交流研討等學習活動,為黨員領導干部學習實踐“充電賦能”。 “在革命舊址現場學習,我深切體會到烈士們為國家民族不畏犧牲的精神和對黨無限忠誠的赤心,激勵我們努力將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寧化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用實干擔當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寧化縣委常委、副縣長、讀書班學員張祖祿表示。 寧化是中央蘇區重點縣,中央紅軍長征4個主要出發地(縣)之一,紅色是這片土地最鮮明的底色。寧化將紅色資源的活化利用作為推動主題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的“重頭戲”。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寧化始終牢記“紅色資源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的重要囑托,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堅持以紅色鑄魂、汲取紅色智慧、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精神,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新成效。 主題教育中,寧化提升打造縣長征精神教育基地、淮土鳳凰山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核心展示園等20余處現場教學點,整合3個調研點、12個紅色基地和1個省級新思想教學點,推出“如夢令·元旦”等新思想學習線路3條,繪制主題教育“紅色地圖”。 如今,“紅色地圖”的成效已初步顯現。近日,石壁鎮在谷文昌紀念園組織開展返鄉黨員主題教育宣講活動;淮土鎮“紅色理論宣講團”定期在鳳凰山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群、列寧小學等紅色資源點開展“微黨課”;水茜鎮開展“尋一條紅色路線”組織黨員干部深入維藩橋、甯家大院堂等特色現場教學點研學...... 如何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干事創業不竭動力? 寧化在紅色資源強大的感召力“轉化+深化”上花了一番心思。寧化依托“四學四促”主題教育學習機制,將主題教育與項目攻堅、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等當前重點工作緊密結合,在累計舉辦培訓班702期、培訓學員8.6萬余人次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淮土和曹坊中央長征出發地核心展示園、陳塘紅色旅游等文旅融合項目建設或融合;圍繞“兩米兩茶一葉一稻種”等特色現代農業,穩步推進現代農業(薏米、河龍貢米)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建立“黨員先鋒隊”“紅色服務隊”,引導寧化全縣黨員干部在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沖鋒一線,扎實推進醫改、教改、養老等重點改革,全力推動28個省市重點項目攻堅取得新成效。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