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19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開展主題教育是今年的頭等大事,理論學習是重中之重。連日來,三明全市緊緊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扎實開展主題教育,聚焦不同主體,擴大廣度,迅速掀起主題教育的熱潮,實現主題教育全覆蓋。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在泰寧縣嶺下村初心公園,少先隊員齊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在嘹亮的歌聲中,唱響的是少先隊員們為著理想勇敢前進的信念。 這是共青團泰寧縣委開展“紅領巾心向黨·爭做新時代好隊員”主題活動。 少先隊員在新橋鄉嶺下村初心公園廣場進行主題教育微宣講。陳曦 攝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中國共產黨是先鋒隊,共青團是突擊隊,少先隊是預備隊。自第二次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共青團泰寧縣委通過“青年之家”“青年人才驛站”“紅領巾校外體驗示范基地”等線下陣地,扎實開展黨建帶團建、帶隊建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推動團員和青年主題教育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引領廣大團員青年、少先隊員緊跟黨走。 讓主題教育貫穿于全黨全部工作的方方面面,不僅要關注“預備隊”,同時也要確保流動黨員“不掉隊”。 近日,沙縣區富口鎮相關負責人赴沙縣小吃同業公會駐金華聯絡處黨支部開展流動黨員送學活動,結合當地實際,用豐富多樣的形式進一步強化流動黨員政治引領和教育引導,切實向流動黨員傳遞組織關心關愛。 沙縣小吃有6萬多名小吃業主常年在外,其中流動黨員2029名。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沙縣區針對流動黨員流動性大、分散性廣、無序性強等特點,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增強駐外支部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題,為全體黨員上了一堂專題黨課;開展一次學習讀物發放活動,引導流動黨員用理論武裝頭腦,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學”,理論學習“不斷檔”……確保全區流動黨員主題教育全覆蓋。 光明鎮流動黨員進城,集中學習。黎萍 攝 同樣,三明將樂在抓流動黨員的主題教育上,有著自己的特色。就在國慶假期,將樂縣白蓮鎮大里村流動黨員林國榮參加了鎮里組織的鄉賢座談會,結合主題教育,鄉賢們建言獻策,共話鄉情鄉誼,共謀發展前景。 依托國慶、周末等流動黨員返鄉時機,將樂縣各級黨組織依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陣地,召開流動黨員學習交流座談會、鄉賢交流會、招商座談會等專題會議。同時,開展服務“第二家鄉”等志愿活動,組織流動黨員到駐地街道、社區報到,助力做好維護穩定、文明創建等工作,切實樹立黨員良好形象。 在流動黨員駐地樹立黨員形象,在三明本地發揮各級黨員志愿者力量,助力主題教育全覆蓋。 “能在這里傳播黨的聲音,再次為黨的事業作貢獻,我倍感榮幸,也倍加珍惜……”近日,在明溪縣城南社區鄰里中心,“銀發宣講團”成員張梅君結合自己所學所悟進行“課堂”宣講。 多年來,86歲的老黨員張梅君始終保持對黨的熱忱,今年9月,當得知明溪縣組建理論宣講團,她便主動請纓,申請成為明溪縣“銀發宣講團”的一員,在基層一線展現靚麗“銀發”風景線。 另外,明溪縣發揮模范黨員等先進典型作用,組建“銀發宣講團”“巾幗宣講團”等宣講團隊41支,搭載田間學院、鄰里中心、暖心驛站等陣地,開展“三句半”“順口溜”等特色宣講130余次,把“文件語”翻譯成“百姓話”,把“大主題”轉化為“小切口”,用群眾聽得懂、易接受的方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