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學到老?!?0月19日,在清流縣龍津鎮漁滄社區老人協會,正在參加社區教育座談會的伍耀漢說,每次社區舉辦講座、培訓,他都要參加,“退休了也想多學知識、多交朋友,現在在家門口就有‘課堂’,太方便了。” 近年來,清流縣堅持“開門搞教育”、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緊緊圍繞建設學習型社會,深化政府主導、社區參與的辦學方向,近3年縣財政按人均1元預算安排撥付終身教育經費35.6萬元。 在龍津鎮各社區,人文資源、德育教育基地、文娛體育休閑活動場所、文化衛生教育設施等資源已有序向社會開放,達到教育資源共享。不僅如此,龍津鎮聚焦鄉村振興、全民健康、全民反詐、技能提升等相關內容,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各類人群量身定制課程,亮點紛呈,讓居民享受多樣化學習的幸福。 “龍津鎮的月嫂培訓班辦得真好,講的內容很全面,讓我學到很多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派上用場。接下去我準備深入學習相關內容,考到上崗證,多一份就業技能,為家庭增加收入?!眲倕⒓油挲埥蜴偱e辦的月嫂培訓班,張大姐高興地說。 技能培訓“扶上馬”,創業就業“送一程”。龍津鎮黨委宣傳委員劉莉介紹,以鄉鎮成人教育學校為主體,龍津鎮全面整合各類資源,建立鄉鎮社區教育中心,承擔提高居民素質的各類技術、技能教育培訓,并對村民學校和企業職工培訓中心進行指導、協調和評估,盡力滿足各類群體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目前,清流縣已把終身學習延伸到社區、村鎮、居民身邊,不斷完善社區教育網絡、開發精品課程、開放社區教育基地,構建起更加優質完善的終身學習體系,社區居民培訓率達85%以上。 “我們將突出群眾、社區的實際需求,打造具有清流辨識度的社區教育。”龍津鎮黨委書記李梓文說,“豐富社區文化教育活動的外延,才能真正使社區教育服務社會需求,讓終身學習和教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p> (三明日報清流記者站 彭 程)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