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0日訊(本網記者 劉惠萍 通訊員 黃言亮)雨后的常口村,金溪碧波漣漣,對岸青山云霧繚繞,村居錯落有致。 常口村,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與創新實踐地。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深入常口村調研時指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多年來,常口人始終牢記諄諄囑托,不斷豐富和發展“兩山”理論內涵,守住“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徐良輝的果園里,“紅美人”掛滿枝頭。黃言亮 供圖 在常口村分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果園里,80多畝“紅美人”柑橘樹排列整齊,累累碩果把枝頭壓彎了腰,陣陣果香撲鼻而來,公司負責人徐良輝正領著村民采摘“紅美人”特色品種,經過包裝發往全國各地。“今年常口的這片“紅美人”產量可達10萬斤,比去年翻了一番,年產值60多萬元,明年產量會進一步增加,預計可達20萬斤。”徐良輝說。 徐良輝的成功離不開常口村良好的生態環境。2022年,常口村森林覆蓋率高達92%,生態優勢正逐步轉化為發展紅利。 近年來,常口村因地制宜,巧打生態牌,發揮綠色優勢,引入福建常口分享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福建盤古中藥材有限公司等一批生態型企業。2022年,常口村年接待游客約5萬人次,八成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常口村村集體收入達到185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3萬元。實實在在端上“生態碗”,吃上“生態飯”。 常口村景美如畫。劉惠萍 攝 “目前正加緊打造百畝櫻花園、桑葚園、湖景民宿,大家干勁十足。”常口村黨支部支書記鄧萬富說。 村容村貌在變,村民的生活質量在變,完成常上湖生態保護修復示范工程、引入“第三方”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開展農村垃圾分類試點、率先實現天然氣進村入戶…… 10月20日,經生態環境部公示,三明金溪(將樂段)入選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成為全國38個、福建省2個入選案例之一。“獲得美麗河湖優秀案例是對常口村堅持綠色發展的肯定,未來,我們要繼續守護好綠水青山,讓子子孫孫吃上生態飯。”鄧萬富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