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了支援福建工業基地建設和“小三線”建設,18家上海企業整廠遷到福建三明,建起了一座新興工業城,留下了一段滬明情深的歷史佳話。去年5月,《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出臺,明確了上海與三明建立對口合作關系,兩地合作開啟全新的篇章。新時代的滬明對口合作更強調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確定了紅色文化宣傳、園區產業、文旅康養等重點合作領域,再續“滬明情”。 嘉定外國語學校學生到明溪縣博物館參觀。 東南網11月22日報道(本網記者 肖曉敏 通訊員 林銘水 羅偉華 吳祥興 文/圖)“媽媽,明溪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這里的同學和老師都非常熱情,我將和‘結對朋友’同吃同住同上學!我很期待未來幾天的生活!”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嘉定外國語學校的學生陸思妤一下車就給嘉定家人打電話報平安! 近日,明溪縣迎來第二批來自嘉定區的“小主人”,他們是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嘉定外國語學校及方泰中學的41位學生。他們與明溪城關小學、城關中學的部分學生開展“一對一”結對,并在明溪開展研學活動。 今年秋季學期以來,明溪縣教育局持續推進“滬明”教育合作走深走實,謀劃“先手棋”,下一盤“突破局”,讓研學互訪從“走馬觀花”走向“下馬回家”,共赴一場不遠千里的“變形計”! 我在明溪有“新家”! “看!這是我明溪的家,房間干凈整潔又溫馨!這幾天降溫,‘黃媽’還特地給我加了床被子!”從學校參加完啟動儀式,來到“結對家庭”的蘇子桐立馬就和城關中學黃雅媽媽熟絡起來,感覺像回到自家一樣! “黃媽”笑著拿出手寫的“菜單”說,“學校早在兩個星期前就選定我們家作為結對家庭,為讓嘉定來的‘小客人’吃、住都能習慣,我們全家總動員都做足了功課!這不,我還手寫了一份菜單!每天不重樣!有客秋包、淮山羹……” 如果說感受明溪的異鄉人情是本次研學計劃的“開胃點心”,那學校制定的課程就是“正餐佳肴”! 除了正常學習課程,還增設明溪紅色歷史、非遺文化、生態觀鳥、人文地理等當地特色課程,為嘉定學子獻上“私人訂制”課程! 來明溪第一天,明溪縣城關小學就把嘉定來的12位小學生帶到瀚仙鎮龍湖村楊時故里,通過現場聆聽楊時故事、學茶藝、學花藝等文化活動,讓他們近距離感受閩學文化。 嘉定外國語學校學生在明溪縣城關小學學包客秋包。 “這幾天,我們參加了竹竿舞、采香菇、包客秋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動,這些都是我們在上海接觸不到的活動,非常感謝明溪城關小學的用心安排!”嘉定外國語學校王奕煬同學充滿感激地說。 “我們的孩子來到明溪,入住明溪‘結對家庭’,和‘家人’相處融洽,體驗了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學校安排了豐富的體驗課程,孩子們感受‘有滋有味’。明溪,就像我們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個家’!”嘉定外國語學校校長邱新說。 我在嘉定有“新朋友”! 此前,為擴大學生互學互訪覆蓋面,滿足更多山區學生與嘉定學生的“牽手夢”!各結對校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日前,該縣實驗小學收到了來自嘉定安亭小學第四批“集體來信”300余封! 紙短情長,友誼醇厚!“我們上周剛給安亭小學的‘筆友’寄去入冬的第一封信,沒想到這么快就收到回信!”該縣實驗小學學生陳祉逸激動地與同學分享!“來!我給你念念!親愛的朋友,這個季節我們安亭小學可美了,金黃的梧桐樹葉,傍晚的斜陽照進教室美呆了……” 嘉明教育合作以來,明溪縣實驗小學大膽“試水”,首次提出學生結對手拉手計劃,通過一封封書信,拉近了千里之外的學子心! 現如今,該縣實驗小學學生每談到嘉明合作,他們都自豪地說:“我們在嘉定有三百多位新朋友!” 明溪全縣6所結對校相繼開展生生互動活動!縣二實小邀請紫荊小學開展詩詞“云”大賽、縣一中選派培英班學生到安亭高中進行暑期研學……一次次相遇,一次次互訪,冥冥之中再續一場“滬明情深,學子依依”的“山海情”!嘉明合作以來,明溪縣累計組織開展學生交流活動10余場次,參與學生1000多名,不斷增進兩地學生情感! “一對一結對互學互訪只是我們走出的‘一小步’,未來,我們會在資源共享、師資共培、學生互學幾個方面繼續加大力度,讓嘉明兩地更多師生受益!”明溪縣教育局副局長謝斌表示。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